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

人民大学复试“泄题”事件官方作出回应, 措辞强硬, 结果难改变

近几天来,考研圈里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22名考研中国人民大学的学子在复试结束后于交流群里分享了面试当中遇到的问题,但谁料被群里的某些人举报,随即被中国人民大学取消了录取资格,其中不乏415分和390分的学霸。而就在今天,中国人民大学又作出了新的回应,措辞强硬,表示事件没有更改的余地了。

复试结束后讨论题目,是否就该被开除?

对于此事件,很多网友认为每名考生在其签署的《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诚信复试承诺书》郑重承诺了:“保证复试过程不录音录像,不保存和传播复试有关内容”。因此该22名考生的行为被取消录用资格就是活该,但是我们仔细一想,这样的眼中处罚当真合理吗?

首先,中国人民大学是否规定了“传播复试有关内容”的处罚?

遍观其复试承诺书全文,这个规定我是没有找到的,而且传播复试有关内容就好被取消录用资格——这么严重的后果难道不应当被明确注明?或者由面试老师着重提醒?而一个花费大好年华来刻苦备考的学子,他能有什么坏心思?他能够想到自己只是在面试结束后讨论一下题目就会被取消录用资格吗?

如果人民大学明确规定了“传播复试内容就会被取消录用资格”,那么试问还会有“愚蠢”的考试去违反吗?大家都是学法的,怎么不懂得法律责任的明确性呢?所以,对于人民大学的处理方式,我个人认为还是值得斟酌的。

回应很强硬,人民大学不可能再改变了,否则就是打自己的脸

这一个事件被炒上热搜其实是很令人意外的,但是纵然被炒上热搜,人民大学也绝不会改变自己的处理结果了,就算这样的处理结果会有失偏颇、令人气愤,也绝不会再改变。

原因其实很简单,它不可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如果它改变了处理方式,认可那22名“泄题”考生的录用资格,那岂不就是承认了自己之前的做法是错的?所以,人民大学是不可能再改变自己的处理结果了,而这一次的强硬回应也在预料之中。

所以说,这一次的教训是十分之惨痛的。我们考研的同学,本是热心肠,抱着考后的激动心情进行分享、吐槽和交流,但是在一些小人面前,这一个看来不算大事的行为,却被举报,因此断送了大量高分考生的前途,复试零分,取消录用资格,最高分的那位同学四战后也无缘名校,实在令人痛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