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博士论文致谢“刷屏”, 感动的背后, 是直击灵魂的真实

我们喝了太多的“心灵鸡汤”,然而生活有时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般一帆风顺,而更多的是布满坎坷的一路荆棘。

有的人面对重重挫折选择了放弃,也有的人越战越勇,最终成就了最好的自己。而黄国平便是后者。

身世凄惨

黄国平出生于四川南充一个小乡村,家境十分贫寒。在他12岁的时候,母亲便离开了家。而父亲偏偏又嗜好喝酒,对他的学习并不是特别上心,甚至会将他想办法挣来的学费拿去换酒喝。

在他17岁时,他的父亲和奶奶相继离世,整个家变得支离破碎,而他的生活也面临着很大挑战。

因为家里穷,黄国平经常会面临着无法交学费的尴尬问题。“拖欠”学费似乎成了一种常态,不过他不是不想交,而是确实交不起。

为了给自己攒学费,黄国平并没有过多指望家里。而是利用放学时间,在晚上抓黄鳝,在周末钓鱼,在家养猪,这些成了他仅有的赚取学费的方式。

自强不息

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那些年里,方圆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脚丈量过无数次。

他所表现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地让我触动。

黄国平在初中和小学阶段过得着实凄惨,夏天光着脚,冬天穿着破旧衣服,雨天摔倒裤子上带着泥坐在教室里听课,这些都是黄国平上学时所经历的。

像它自己所说,他经历的很多事都可能会让他选择放弃,都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他依然选择了坚持。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黄国平虽然生活凄惨,但是却有一股韧劲,一股不服输,硬要闯出一点名堂的拼劲。

虽然家境不好,但是他在学习上特别认真,因为他深切地感受到对于大山中的孩子而言,要想出人头地,要想改变命运,只有努力读书。

庆幸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学习成绩很好,经常获得奖学金,让他原本面临的较大经济压力有所缓解。

好心帮助,出人头地

2004年,黄国平考入仪陇中学,在了解黄国平的家境之后,学校绝对全部减免他的学杂费,另有好心人资助他生活费。这让黄国平得以专心于学习,而不会为了如何交学费而发愁。

2008年,黄国平考入西南大学,得益于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他不用为学费发愁,同时凭借自己勤工俭学,虽然很苦很累,但是也能勉强支撑日常生活开销。

2012年,黄国平考入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硕博连读,在他看来知识就是财富,读书改变命运,所以他也愿意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前行,在自己专注的领域深耕。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黄国平顺利毕业,并成功入职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成为高级研究员。

从那一刻起,他终于可以不用生活发愁了。

感动的背后,是直击灵魂的真实

黄国平的经历让太多人感到震撼和感动,有种命运多舛的感觉。

而他的经历之所以能够打动这么多人,甚至全网刷屏,那是因为他的励志与真实。

有句古话,形容他很合适,“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其实这个社会可能还存在很多我们不知道的“黄国平”,他们出生在偏僻的小山村,依然面临着生活带来的困境,虽然有的人选择了放弃,早早外出务工谋生。但也有的人选择了坚持,在求学的道路上持续前行,因为他们心中有希望,有目标。

我们听过了太多的心灵鸡汤,同时对于贫困孩子的了解太少。

在我们眼中,更多的是那些不为生活发愁,却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们;是那些衣食无忧,却依然抱怨父母对自己不够好的孩子们;是那些内心脆弱,极易被挫折击溃的孩子们。

所以突然有一天,当我们看到了那直击灵魂深处的真实案例时,内心的震撼与惊讶再也抑制不住了。除了震惊之外,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即便是黄国平那样艰苦的生活环境,却依然能够坚持不懈、自强不息,最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走出了大山。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又有什么理由轻易选择放弃呢?

下附黄国平致谢原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