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

临近高考, 填报志愿如何填报? 报考应该先看专业还是先看院校?

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同学们紧张复习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了考试结束后的另一场重大考验,那就是报专业。

填报志愿也是一个大坎,因为每年都有不少同学因为志愿没报好而后悔,也有很多人在毕业多年后依旧觉得自己当年报错了专业。

所以说填报志愿确实要谨慎,距离填志愿还有两三个月时间,简单带大家梳理一下,填报志愿的某些问题。

填报志愿是先看专业还是先看学校,各路人士说法不一

每年到毕业季,就有很多考生听到来自很多方的填报志愿的建议,有说先看专业的,有说先看学校的,到底应该听谁的呢?

人生毕竟还是自己要走的,填报志愿也要结合考生的具体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这位同学成绩卡在一本线,如果将来想要早些就业,建议先考虑专业未来的就业性,这样也能方便找工作,免得选择了名校,但是专业冷门求职无人问津。

若是将来想深造,继续学术研究,就要先选名校,毕竟好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都很强,对未来考研深造更有帮助,如果成绩优异,本校有可能免推。

第二种情况:成绩优异,985高校专业任选。这种同学将会是各大高校争抢的对象,这类同学如果能在高校间横着走,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就好。

第三种情况:可选择院校一般,自然是选择热门专业报考,然后在热门专业中选择出院校排名较高的那一所学校填报。

这几类概括了大部分学生,当然除了院校和专业,也要考虑一些兴趣方面的问题,如果一点兴趣都没有,大学四年的学习会很辛苦。

如今多省高考改革,如何填报志愿才是“有效填报”?

有效填报志愿是指,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专业是自己感兴趣的,学校是自己满意的,毕业后就业和很容易,反之就是无效填报。

今年有多个省的高考已经调整成了“新模式”,这批学生是从高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未来高考的时候是新模式,他们也算是有了一定的适应时间。

既然高考模式从3+3改到了3+1+2模式,填报志愿的方式也和从前有所不同,从前填报志愿是“院校+专业”,现在填报志愿是“专业+院校”。

由于今年高考模式的变化,普通类学生可填报志愿96个,艺术类可填报志愿60个,这样多的机会,落榜或者是滑档现象就会很少出现了。

填报志愿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其次是专业是否好就业,最后是院校的选择。

今年的志愿依旧是平行志愿,录取的时候也是从高到底依次检索,所以今年填报模式也要按分排序,千万不要把分数低的专业和院校填写在前面。

今年也只有一轮投档机会,考生最好把所有志愿都填满,避免滑档。

下面是去年总结出来的红牌和绿牌专业,考生可参考

参加高考考大学,大部分人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生活,所以列举了以下两种分类。

就业难、上岗困难、薪资待遇差的红牌专业:音乐表演、法学、历史学、化学、应用心理学都榜上有名,这些专业是经过追踪调查得出的就业前景较差的红牌专业。

这些专业要么就是行业饱和、要么就是对学历和背景人脉要求高,若是毕业后学生就业意向强烈,不建议选择这些红牌专业。

就业率高、未来发展前景好的绿牌专业:计算机类独占鳌头,其中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等上榜,我国社会发展如今正在逐渐步入信息化社会,这些专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都会很不错。

希望孩子将来找工作轻松一些的话,可以选择这些绿牌专业填报志愿。

如果高中毕业志愿没填好,将来应该怎么办?

人生中难免会有遗憾出现,高中时可能会因为不太了解高考流程导致没有选好专业,这样的情况每年都有发生。

第一种:淡然面对,接受遗憾

没有遗憾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如果学生能够淡然地接受自己的选择,那么人生中的某些阴差阳错其实也是很美的。

第二种:选择考研或者复读

目前有一些地区是禁止公立学校招收复读生的,要想复读的同学还是要多看看当地的政策。

如果真的没办法复读,自己选的专业有非常不喜欢,可以选择本科考研,考研是一种重新选择专业的方式,只要认真学习,就有机会成功上岸的。

总结:高考重要的不仅仅是学习,填报志愿环节完美结束才是真正的为自己的高考画下完整的句号。

你当初学的专业是什么?将来好就业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