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部: 作业总量得到控制, 91.9%的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

12月2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双减”工作有关情况。新学期开学以来,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

各地各校基本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课后服务项目质量有效提升,不仅指导学生有效完成书面作业,做好答疑辅导,还普遍开展了科普、体育、艺术、阅读、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据调查,92.7%的学校开展了文艺体育类活动,88.3%的学校开展了阅读类活动,87.3%学校开展了科普、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

在课后服务工作中,91.7%的教师参与提供了课后服务,同时还遴选聘用了20余万名符合条件的社会专业人士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要,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上学期的49.1%提高到目前的91.9%。各地各校还普遍提供了延时托管服务,2.1万所学校积极探索开展了暑期托管服务,有302.6万名学生参加暑期托管。

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99%以上的学校建立了教学基本规程,99%以上的学校做到了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注重做好幼小衔接、小初衔接。98.7%的教师参与了辅导答疑,切实做到减负提质,保障学生学业质量。

教育观念正在发生积极转变。许多家长转变了过去让孩子拼时间、多刷题、盲目报班的行为。据调查,70.3%的家长认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育儿理念,66.2%的受访家长表示要鼓励、陪伴孩子参与校外体育运动,65.5%的受访家长表示不额外增加孩子课业负担。

校内减负成效初显,作业负担明显减轻,73%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时间比“双减”前明显减少,85.4%的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表示满意。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实习记者 何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