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部最新通知, 学前教育将迎来大改革, 家长: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识到教育对幼儿的早期发展和终身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做好幼儿的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

学前教育是对学龄前幼儿的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幼儿起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幼儿园会为幼儿正常成长创造一个有利环境和物质条件;同时还会培养幼儿养成一定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选择幼儿园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门学问。

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所以国家为了让学前教育可以更好发展,也发布了有关幼儿园改革的相关措施。

教育部传来好消息,幼儿园将迎来改革,家长直言教育早就该这样了

教育部在此次通知里面明确提出了要对幼儿园进行三大改革,下面笔者就带着大家来了解一下具体的改革内容。

第一个改革内容,做好幼儿入园需求的预测

我国生育政策的新调整对我国人口变化带来了一定影响。教育部在通知里面提到要根据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化,做好每年幼儿入园需求的预测,从而可以更好统筹配置学前教育资源。

这个改革内容也意味着国家越来越来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相信在这样的政策下,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也会越来越丰富,学前教育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第二个改革内容,增加普惠性幼儿园数量

普惠性幼儿园通常是家长们选择学前教育机构的首选。毕竟普惠性幼儿园不仅收费合理,提供的教育水平也高。但我国当前普惠性幼儿园数量有限,以至于很多普通家庭都没有办法将幼儿送到普惠性幼儿园里面读书,这些家长为了让幼儿接受学前教育,不得不花重金将孩子送去私立幼儿园上学。

教育部为了解决幼儿园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要求各地要从多渠道扩大普惠性资源,不断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的保障机制,重点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强幼儿园建设。此改革内容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普通家庭孩子可以接收到性价比更高的学前教育。

第三个改革内容,逐步消除“大班额”

现在有的幼儿园为了赚更多钱,会大量招学生,这就会出现“大班额”的问题。一个班里面有数量很多学生,这就不能保证每一位幼儿都可以接受到比较好的教育,幼师也不能兼顾每一位幼儿的发展。

所以教育部现在要求各地要逐步化解和消除幼儿园“大班额”,通过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逐步将大班额给降下来。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实现幼儿园班额的标准化,提高学前教育水平。

很多家长听到教育部这三个改革内容后,纷纷表示教育早该这样了,幸福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尽快落实扩大普惠性幼儿园数量是一个利民的好政策,家长们希望可以尽快落实。

为了让学前教育更好发展,要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幼儿园教育发展速度很快,但目前还是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矛盾。我国当前幼儿园资源配置不均衡,城市和乡村幼儿园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差距。

如果让学前教育更好发展,就需要在政府主导下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合理分配幼儿园的教育资源。

要通过政府财政和社会力量对贫困地区的幼儿园配备基本的基础社设施,保证幼儿园的基本运行。同时政府要加大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还可以鼓励社会力量来兴办普惠性的学前教育。

写在最后

现在家长们对幼儿园的选择要求也很高。其实发展比较好的幼儿园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需要做的事情,更应该是幼儿园、社会和家长之间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应该理性关注学前教育,要在正确教育观引领下,建立一个社会、幼儿园和家长三方共赢的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作为教育服务的主体,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幼师队伍的建设,不断开发更适合幼儿发展的园本资源。家长也要积极参加亲职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