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

高考倒计时30天! 防范高科技手段舞弊, 对考生进行诚信警示教育

5月7日,在2022年全国高考倒计时30天之际,一场事关1100多万名高考考生的会议——“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这是每年高考前举行的一次例会,那么,今年的这次会议有什么新特点?

一、召开会议的时间再提前

查阅相关资料显示,这个会议2020年的召开时间是6月11日(当年的高考延期1个月举行),2021年召开的时间是5月8日,今年提早到了5月7日,足以见各方面对“平安高考”的重视。在参加会议范围上相当广,从各省份到各地市和县区,都设立了分会场。

会议时间提前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参加高考人数将再创新高,超过1100万人,关注面广、涉及人数多;二是3月份以来,全国部分地区疫情的出现,给高考带来不确定因素,上海因疫情的关系在5月7日决定延期1个月举行。

二、“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成重点

相关负责人指出,今年高校招录工作有“三大挑战”,一是疫情形势的影响,二是防范考试舞弊,三是内部管理系统,这里需要重点说一说的的“防范考试舞弊”。

在去年的高考中,湖北省某考生利用手机作弊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该考生将手机藏于手拿的薄衣内避开了安检,违规将手机带入考场,考中将手机藏于草稿纸下拍题发至某培训机构寻求答案。虽然该考生被作出取消成绩、三年禁考、计入个人档案等处罚,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成了考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此,这次参加会议并第一次讲话的就有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他表示将“切实强化涉考工作任务的应急响应”,毕竟,三大运营商都是由工信部管辖,而考生采用高科技手段作弊,势必要通过手机等渠道。

此外,考场作弊的手段随着技术进步也是花样百出,如显屏橡皮、隐形耳机,还有眼镜、手表等穿戴式的高科技产品,防范这些作弊新方式都需要得到工信部的支持。

三、对考生进行诚信警示教育

在“全面做好考生服务工作”上,要求切实加强心理辅导和诚信警示教育,加强综合保障和考生服务。在往年的会议中,提到过警示教育和诚信教育,今年将“诚信警示教育”专门提出,还是第一次。

还有就是加强心理辅导方面,这也是近年来首次提出。在很多人看来,参加高考的考生,大多都年满18岁,经过高考阶段的历练心理已比较成熟。其实不然。面对疫情形势、面临特殊事件,考生难免会出现心理波动,尤其是从6月份的考试到7月份的这一个多月,往往处于“真空期”,需要继续在心理上对考生予以关心,家长也应做好相应准备。

2022年的高考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作为高考生,你准备好了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