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

3年高考吸金200万, 他是怎么做到的? 是知识创造财富吗?

这样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现实是存在的。有人说他是完美地利用了高考的“游戏规则”,靠自己的本事,连续三年考取高考状元,知识带来财富,合情合理。也有人说他是钻高考空子,属于不当获利。

老黄觉得,双方讲的都有道理,事物本来就不只一面,要两面来看问题,然后权衡利弊,再下结论。即不能片面看问题,也不是只强调一面。

首先,利用“游戏规则”获利,的确是合理的。这个合理是建立在个人的立场上的。往大了说,人类每一次科学发明创造,都是完美地利用了宇宙的“游戏规则”。那是站在人类自身的角度来说的。但是“地球母亲”却不一定这样想,否则也就没有类似于“大自然的惩罚”这样的警告了。

从大到小,道理迁移下来,国家就像“地球母亲”,这个利用高考“游戏规则”的人,就像人类。他和人类一样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游戏规则”,那么国家自然也可以像“地球母亲”一样对他进行惩罚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事实上,人类每一次利用大自然的规则“漏洞”,也都是有所考量的。首先是这一次利用,对人类的贡献有多大,对自然和人类的危害 有多大。如果贡献大于危害,人类就会更多地采用,如果贡献小于危险,人家就会尽可能地克制。否则这个世界就要乱了套了。

所以,对于利用高考规则“漏洞”吸金这件事,我们也应该分析一下,它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当事人到底是利还是弊。

不要说他这样做,对国家没有利,其实还是有一点利的,那就是让教育局发现了高考规则中的这个“BUG”。虽然这种反馈的方式不可取,但是假如换一种方式,直接向教育局反馈高考制度中,存在这样的“漏洞”,你认为教育局会把它当一回事吗?

所以尽管方式不可取,但是的确是起到这个作用的了。接下来就要看教育局如何补上这个漏洞了。其实很简单,只要规定,“每个人一生中只能取得一次来自政府的高考奖励”,就可以了。然而“法不溯及既往”,所以从法理来说,这个规定是不能限制他。

那么他的做法,对国家到底造成多少损失呢?除了金钱方面的损失之外,其实还让国家损失了一个人才。试想一下,如果他第一年就正常升学,现在已经是升大三的学生了。很快就可以毕业进入社会,为建设中国梦贡献力量了。然而过去这三年(或算两年),他一直都在原地踏步,不得不说是国家的一种损失。

对社会来说,多少是起到一点“知识就是财富”的示范作用的。但这种示范其实是不合理的。大家应该知道,知识不是这样用来转化成财富的。这里的财富,指的应该是人类的财富,个人的金钱利益,其实是人类财富的一种外相,表现形式,实体还是人类的财富。

像他这样得到的金钱利益,失去了人类财富的本体,其实是不存在的。就这个角度来说,这种行为,其实对社会毫无价值,反而会助长人们耍小聪明,投机取巧的心理。因此对社会并没有任何贡献,有的只是危害。

如果把知识当作一个绝对值,那么品德就是它的符号性质。品德有亏,符号性质为负,大家都知道,负数的绝对值越大,其实就越小。这里是什么越小呢?就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越小。对其他考生来说,他的这种做法,无疑剥夺了别人的机会,因此也是自私,不道德的。

最后对他本人来说,这样做其实也是害处多多的。除了获得200多万的金钱(一个数字)之外,付出的却是两年的青春。假如说,这两年里,他除了追求学业的分数,也能够在某个学科的研究上,有所突破的话,那还说得过去。如果只是拿高中的知识做挣钱的工具,那目光未免也太过短浅了。国家损失了人才,同时也就意味着,他透支了自己。

至于这个事件,到底应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就留给大家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