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产教融合,泰兴着力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为积极策应泰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产城融合、‘三生’协同”标杆城市的目标追求,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己任,坚持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探索产业学院“456”运行机制,为泰兴聚力全域创新、全面转型提供一流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目前,该校已与泰兴黄桥经济开发区、泰兴高新区及园区企业联合成立泰兴市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推进“四链衔接”,凝聚各方资源优势。产业学院建设以“产业强、企业强、专业强”为基础,对接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趋势、地方经济发展新需求的产业,充分发挥学校人力资源、企业技术设备等多方资源平台优势,在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研究研发等方面汇聚合力,将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实训实习实践、企业服务科技创新功能有机结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

实行“五方联动”,构建良性发展机制。产业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做到三个对应:专业与产业对应、专业与需求对应、专业与产业发展趋势对应。与地方政府、园区、行业、企业实现“五方联动”,突出产业导向和岗位需求导向,构建互相协作、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协同育人体系,不断完善优化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1233+N”实施模式,培养和造就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

实施“六双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上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六双一体”人才培养新方式,即双轮(学校、市场)驱动,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滚动修订,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链需求紧密对接;双线(学校、行业企业)开发,学院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课题研究、教材开发和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双师(教师、企业师傅)共育,校企“共推互聘”,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实现人才协作培养;双基(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并进,校企联合申报江苏省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双品(人品、产品)并重,通过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工匠精神的培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双创(创新、创业)并举,与合作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共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创新与创业意识的形成。

今后,产业学院在运行中将在“内涵、质量、特色、创新”上多探路子、多出成果、多产经验,努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样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成功范例。

陈爱午李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