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从读者到写作者底层逻辑, 让你掌握写作这项工具

写作能够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让我们的思想更有深度;

写作能够提升我们的人生体验,让我们的心胸更有广度:

写作能够提升我们的综合能力,更是一项无法评估的本领。

古往今来,很多有成就的人,都非常善于写作,他们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对社会发展的明锐洞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的重要载体,甚至作为千古名篇流传后世。

但是现实社会中,很多人还不会写作,经常坐在桌前抓耳挠腮,焦躁不安,却迟迟无从下笔。

在《写作全指南》这本书中,作者乔.雷.麦奎恩-麦修利尔帮你理性的分析,真诚的体验,深入地思考,真正理解写作的底层逻辑,掌握写作这项人生工具。

01发掘创作灵感,使文字更加丰满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灵感实际上就是潜意识对事物的加工与反馈,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其实只占人脑意识的很小一部分,潜意识就是海平面以下的冰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

当意识不太活跃的时候,潜意识才有机会出现,所以,灵感时常会在我们洗澡、发呆、散步时突然出现,它可以来自任何地方,偶然产生的幻想,对生活的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

许多文学家平常有积累灵感的习惯,白居易就把随时产生的灵感写下装在陶罐里面,一罐装满再装另一罐,为方便日后查找,他还在陶罐上面贴上标签,分别存放在木架上,陶罐里面的积累再加上之后的不断修改与加工,便成了我们看到的经典之作《白氏长庆集》。

许多人每天也写写日记,记录生活点滴,通常会在当天睡前或第二天清晨进行,再往后可能会出现描述偏差与再加工,就好像初次彩排与正式表演一样。

与写日记相似,记录日常思考能够最大程度还原当时所思所想,尽管是碎片化、抽象的语言,缺乏逻辑性,但若不及时整理,突然的灵光一现会很快消失,之后想要再记录也很难很好完成。

相比之下,在及时记录后可以再次进行梳理,通过后续的完善补充来使得文字更加丰满。在组织文字的过程中,就比较容易进入良好的写作状态中,再经过不断修改和补充,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就能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02坚持写作,更好地洗涤潜意识

契诃夫说过,十多年来,我一直在笔记本上记下我自己的一切见解和印象。铅笔字已经淡了,于是我决定用墨水将它描一遍。

一个灵感,一个创意,只有写出来,长期的坚持记录下来,才能练就一双慧眼,你的写作水平也会随着每天的写作而不断进步。

严歌苓25岁开始,就开始坚持写作,一写就是30年。现在的她已经60多岁,仍保留写作的习惯,用坚持成就了自己。

坚持写作能够回溯往事,更好地确立自我。正如村上春树谈到:越是书写,越是返回去重读,我越是有一种其妙的感觉,好像自己正逐渐变得透明。仿佛将手抬到眼前,却能透过它看到对面的微光似的。

就写作来说,在某种意义上是心灵的写作,通过放空自我,然后重新洗涤潜意识。

那些看似忘却的记忆、过往未明白或未意识到的事情,通过写作会一一浮现,书写者借此完成一次彻底的复盘。

一个喜欢长期写作的人,能够对现实感有更多的把握,更清晰地明确自己的定位。在日益喧嚣、浮躁的当下冷静审视,保持清醒。

03把阅读当做习惯,再次重塑自己

《写作全指南》中写道:“写作始于模仿。”模仿经典作品,看写作名家如何命题立意、表达叙述等等,就能从中吸取到更多的经验与精华,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大有益处。

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们就要学会在阅读中学会写作。写作就是一种模仿,阅读不同作家的作品越多,就会学到更多的技巧来服务自己写作,就会越写越好。

同时,阅读也要学会批判性阅读,不要迷信作者,要学会针对阅读的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输出自己的东西。

阅读不单单是沉浸在作者描绘的世界里,读者能够通过阅读与自身经历产生共鸣并获得新的启发。

通过不同想法的相互碰撞,发表不同的见解时,思考才会变得更加深入,得到新的认知。

在阅读中,可以慢慢培养出自己的写作风格,培养出修辞感,让自己能够针对某个主题找到好的表达技巧,而这样技巧都可以通过演习,建立自己的语感而得到。

通过阅读,我们能够在作者的文字中读到一部分自己,然后进行迭代再次重塑自己。

写作是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在思考中输出,在输出中坚持,在坚持中养成习惯,让自己的写作能力在日复一日和年复一年中,不断提高与进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