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

太震惊了! 比亚迪招收3万多应届毕业生, 硕博研究生占比竟高达61%

不同时代下有不同的追求,以前的大学生更热衷于有挑战的工作,而现在的大学生,更看重的是稳定,这也是最近几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报考人数,持续上涨的原因 ,尤其是各种大厂受欢迎程度更是居高不下。

当下就业市场大环境不尽人意,想要脱颖而出,首先就是要有一个耀眼的学历,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也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否则用人单位或许连面试的机会都不会给。

尤其是大厂的竞争更加的激烈,想要成功拿到offer,没有两把刷子肯定是不行的,各校的秋招已经在进行中,很多的大企业都进入高校,希望能够给自己的团队增加更多有才之士,比亚迪也不例外。

太震惊了!比亚迪招收3万多应届毕业生,硕博研究生占比竟高达61%!

受到前两年的疫情影响,其实很多的公司都坚持不下去了,即使是有实力的大厂,也面临着很多的危机问题,即使在今年得到了缓和,但伤了元气哪有那么容易恢复,对于今年的秋招,很多学生都还是很担心的。

为了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在没有恢复最佳状态的情况下,不裁员都是千恩万谢了,就更不要说招聘新人了,那势必岗位有限,工资也会缩水,“你不干还有别人干”,最惨的还是学生。

可没想到的是,比亚迪在今年出手了,直接招收了3万多的应届毕业生,解决了一大批学生的就业问题,虽说听上去数字不多,但和国考招生只有3.71万的计划一比,是不是立马不一样了。

今年的比亚迪在全国37个城市的院校,都有进行校招工作,并且针对的专业覆盖面有50多个大类,可以说将所有热门的专业都包含在内了,让很多的学生都有机会解决工作问题。

且通过招聘的学生,已经离开学校,并正式的办理了入职手续,而这些对于这些学生的安排,其中有至少8成以上都是进入了研发团队,要知道汽车行业的发展,研发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若是想要解决诸多的“卡脖子”问题,那么一个专业的研发团队就是关键,这一次的招生工作,显然就是比亚迪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而来,希望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最值得关注的是,这次的3万多应届毕业生中,硕博研究生的占比竟然高达61%,真的是太震惊了,可见比亚迪对学生的学历重视程度,不过也能够理解,毕竟主要是扩建研发团队,本科学生还是差些火候的。

不同学历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定位,决定是否考研

学历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尤其是这些大厂的面向群体,基本上都是要高学历人才,即使是本科学历,那也得是985名校毕业生,最次也得是211的,除非一些有针对性的院校,可能会不看层级,但也是少数。

就像张雪峰说的,学历不重要?可那些大厂校招只会去名校,其他的根本连知道的资格都没有。虽说这么说,但其实并不是所有人,或者是所有的专业,都有考研的必要。

就比如金融、医学、法学,这类专业,不考研那肯定不行的,除非学生本科毕业就改行,要不然考研读博不需要质疑,但像市场营销、会计学,那属实没有必要了,一个可替代,一个要的是经验,早就业更有利。

而且研究生学习的内容更深奥,或者说更高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学明白,硕博学历就是高端战场,学生是否要选择考研,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无实力信心,以及专业是否有需求决定的。

在笔者看来,不同学历是有不同的发展方向的,本科偏理论知识,适合基础岗位,考个编,考个公,硕博就要适合搞科研领域了,尤其是博士生,主战场就是在学术研究生,没有必要一概而论,也不需要因为学历问题而妄自菲薄,找好自己的定位就行了。

考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更加顺利,就要做好备考工作

考研不能够一次上岸的有很多,至少五分之四都当了炮灰,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关系,也和“人外有人”有关系,但更多的,其实是学生的准备不足,只知道埋头学习,却忽略了考研不是只有学明白了,就一定能够考上。

在备考的时候,学生要先做好学习的规划,有一个知识框架,将自己的薄弱点找出来,针对性的学习复习,补足不足之处。错题要反复的记忆,吃透了才可以。

关键是学生要多了解一下考研相关的信息,一旦错过了就会影响考试的结果,还有在报名之前,一定要认真的确定好自己报考的专业和院校,这个才是关键,考研就是考得好,不如选的好,一定要慎重。

写到最后:学历很重要,也是成功的捷径,但学生是否要考研,还是要慎重决定,不要随波逐流,又或是为了逃避就业,而假装考研,对自己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好处,要考也就要认真的对待,争取一次上岸。

话题:你有什么关于备考的经验吗?

记得点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