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技能教育造“福”盛世 大国工匠铸强国

9月16日至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会聚一堂,展示“绝活”、超越自我。(据新华网9月16日)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十分关心技能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源源不断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新时代的工匠,在不同赛道上,逐梦闪闪发光的出彩人生,为强国建设做出“大国工匠”贡献。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需要状元。职业教育要听懂来自新时代的呼唤,将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放在首位,让“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成为现实,以满足个人成才与报效国家、回报社会的平衡。

要抓住个人兴趣点,改变人才判断的标准,鼓励以爱好为职业导向,在职业技能的掌握中成为专业技能人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才有钻研的动力。在世界上,无论是干好哪一行,都需要找到干这一行的兴趣点。非热爱无以致远,非兴趣难以成才。任何一行,尤其是造福社会的技工领域,都有其辛苦枯燥所在。职业技能需要学习,更需要亲手实践,熟练高操的技能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点点滴滴的努力积累而成。以高铁列车机械师吴宏伟为例,他就是靠热爱和兴趣,坚持不懈地淬炼打磨自己才成为出色的技能人才的。他以其高超的技术获得了极高的赞誉,被称为“高铁安全担当”蓝精灵。

要抓住行业需求点,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鼓励以社会需求为培养方向,在职业技能的培养中成为实用技能人才。习总书记曾指出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22年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一体两翼”总体布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行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导向,好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社会需求,通过实实在在的职业技能教育及时对接社会需求,让学生毕业就能上岗,真正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人才需求满足的双重目的。以山东临沂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的发展为例。在敏锐洞悉临沂打造高端光电产业集聚区,激光技术人才是迫切需要后,及时建立新的培养方向,并积极对接相应的企业工程师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培养方案,直接为企业订单培养激光技术人才,首批学生都被企业录用。

要抓住对外交流点,及时对接国际交流的需要,鼓励以国际交流为前进动力,在职业技能的推广中积极贡献“中国方案”。交流才能促进进步,合作天地广阔。就职业教育领域来讲,中国要积极和世界其他国家展开交流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在交流合作中跟上甚至引领世界职业技能的培养。中国的职业技能教育要品牌化,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在国际上寻求更好的成长空间,更大的发展机遇。以鲁班工坊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为例。自2016年首个鲁班工坊在泰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在亚非欧三大洲20个国家建成了21个鲁班工坊,不仅为合作国提供了先进的实训设备,而且提供了中国职业教育方案,为当地培养了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鲁班工坊用职业教育的“中国方案”,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跨越国界的认可,为中国对外开放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