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发布新书《童画良渚》, 这所小学美术特色培育结成硕果

潮新闻客户端通讯员宋婷

日前,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一小学发布了新书。在余杭区各个学校代表的见证下,中国美院出版社专家苏晓晗与徐天颖老师到达现场为《童画良渚》丛书进行新书发布,余杭区教研员郑经潮老师及良渚第一小学孙剑校长为新书发布进行剪彩,并赠送给各学校代表。

《童画良渚》系列丛书分两册,上册《童心润良渚》由校园活动篇和校本课程篇两部分组成。校园活动篇主要给大家介绍近两年学校美术组组织学生参加的校内外的一些大型活动;校本课程篇则精选了美术组编写的17课关于良渚文化的校本教材,其中第17课《童画亚运会》是师生为迎接第19届杭州亚运会精心准备的,内容非常丰富。下册《小小文创师》是校园文创篇,通过7个板块给大家介绍了良渚一小一校一品——良渚文创的萌芽、发展、壮大、展望的全过程。

该书内容由学生结合了彩绘、版画、国画、手工等不同方式,在学校美术教师的指导下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自主完成,并邀请了美院教授及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及审核,是一本获得美术界及教育界官方认可的书籍。在中国美术学院及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童画良渚》系列丛书将在未来跟随校园文创特色的发展不断更新,用充满童趣的绘本形式继续连载下去。以学生为主体,用童心表达良渚文化、传承良渚文化。

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化史的圣地,而余杭区良渚第一小学位于良渚文化遗址区,周边坐落着良渚博物院、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良渚玉文化产业园等与良渚文化息息相关的配套设施,这为学校孵化“良渚文创”特色美育品牌提供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教学资源。学校围绕文创特色的美术课程与活动涵盖1至6年级,通过具有地域特质的美术拓展性课程实施,学校倡导“以美育美”,通过“行走的美育”统筹和整合校内、校外的一切美术资源,以提升美育为目标,以彩笔绘良渚,共创一幅画、童画良渚艺术展览、童心玉良渚等行走方式为成长载体,以项目化活动为行走支架,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感悟家乡的美,做到行有所悟,美有所立。学生文创作品内容形式丰富、与时俱进,由明信片、咖啡杯、冰箱贴、贴纸、笔记本、盲盒、抱枕等等,在一个个校园活动中大放异彩,并通过校园梦想舞台及活动展览得到大家充分的认可与宣传。

玉文化节是良渚第一小学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实践认识到了良渚玉文化的源远流长。“我们都是良渚人,我们也应该是良渚文化的传承者。”

良渚博物院一直以来与学校保持着紧密的联系。2023年7月起,良渚博物院携手良渚第一小学、良渚杭行路小学和东塘中心小学等学校主办的“良渚童hua”艺术展在博物院水庭院展开。学生利用校内版画、国画社团,创作出一幅幅有趣的良渚元素作品,同时化身小小讲解员与小讲师带领游客领略良渚风采。

随着校本课程的展开,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更好更深入地了解良渚文化,表现良渚文化,创作出了一系列精彩的作品。美术老师把这些优秀的作品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件件有趣的文创产品,这是学生们的第一批文创。

老师将文创的设计构思带入到美术课堂当中,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与改进中也创作出了惊艳的文创设计稿……第二批文创出来以后,学生奖品变成了文创,退休老师的慰问礼物变成了文创,跟校外交流的礼物也变成了文创。

得到认可后,孩子们的热情更高涨了,又纷纷投入到了激情的创作当中,文创种类越来越丰富。而且慢慢的,文创作品也从代加工转变成学生直接动手操作,2023年11月余杭区美术学术节中,市教坛新秀李婷婷老师带领学校学生们向全区教师展示了一节精彩的文创制作课。孩子们将良渚黑陶刻符中的小鳄鱼形象设计成为衬衫、灯具、围巾、杯子等各式各样的良渚文创。

孩子们的文创走进了良渚博物院,在良渚博物院的展厅里,孩子们的文创作品圈粉无数。

良渚第一小学的文创小店走进了樱花集市,是为了举行爱心义卖活动。这些由学校师生亲手绘制、共同设计的“商品”出售后,义卖款项全部捐赠给四川省苍溪县黄猫垭小学,帮助山中的孩子们购买更多的美术学习用品。

这个秋天,良渚第一小学不仅收获了一份丛书的出版,还从中清楚看到了长久下来对于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建设的实质性成果。这其中少不了学校美术教师们的辛勤付出与校领导及教研员郑老师的全力支持。在未来,良渚一小也将继续坚持文创之路,作为良渚的百年老校,将良渚文化用童心童笔继续发扬光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