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本科生“满地走”的时代, 20年后有必要读大学吗? 张雪峰清醒作答

学历贬值,已经是大众普遍感受到的真实现象。以前那个时代,高中文凭已经“碾压”很多同龄人,有望获得好工作。

如果当时底层家庭能看出学业的重要性,砸锅卖铁供子女参加高考;绝对可以实现“翻身”。就算不富贵,至少也从最底层变为教师、公务员等相对体面的家庭。

但现在人才已经趋于饱和,市场没有那么多岗位用来容纳高等教育下的年轻人。倒是拧螺丝的需求量都比文职高很多。于是,风向似乎又转头了。

部分家长又开始热衷“学历无用论”:大学生也有送外卖的

相信很多毕业生回到老家,会听到邻居、亲戚,甚至自己父母,阴阳怪气地夸那些当初不学习、早早出去打工的同龄人。

有的长辈甚至像“扬眉吐气”一般,对比着大学生月薪3千,他儿子月薪5千。于是大家在一片“学历无用”的声音当中,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一番“指点”。

一部电视剧里有这样的台词:人们最喜欢看曾经比自己风光的人变得没落。也许对高校生,许多人就是这种心态。当初自己或者子女成绩很差、被老师说。

这回终于轮到“学渣”去挖苦曾经的好学生,轮到从不重视教育的家长讽刺别人“赔本买卖”。看到网上关于本科生、研究生也去送外卖的消息,更是觉得自己可以指点江山。

本科生“满地走”的时代,20年后有必要读大学吗

把读书和高考,视为改变命运的绝对方法,这自然是幼稚的。但如果连知识都得不到起码的重视,那说明求职环境,以及家长们的意识,发生了扭曲。

现在高校生找工作确实不乐观,以我们沈阳为例,大学生做三千多的岗位,大有人在。比这更无奈的是,即便拿着三四千的薪资,也不是轻松的。

有位段子手演绎了“曾经的招聘”和“现在的招聘”。以前,一种任务要招3个毕业生,每人专门负责一块,一人5千。

现在的企业,希望招一位“三项全能”的复合型人才,一问工资:2800元,而且要满勤哦。但换成用人单位的视角,确实也存在这种理由,因为大学生太多了,不愁没人来。

总有“家境差、有房贷、不干活就没饭吃”的天选打工人。而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出生率的下降,估计“本科生遍地走”的时代很快就来临。

既然已经这样饱和,那么现在刚出生或者在幼儿园的学生,还有必要在学习上认真培养吗?张雪峰老师回答了“20年后有无必要读大学”的问题,十分精辟。

他的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有必要啊!就是因为高校生“满地走”,所以你更不能不读。它已经是大部分家庭的基本培养步骤。基本的你都不去做,还指望赢别人、拿到好工作?

但是张老师认为,以后的高校培养模式,估计会有所调整。就是把专业改得更符合真实需求。他提出本科学制可以压缩,变成三年。

学历跟收入的“不等式”,很多家长还没理解

20年后有没有必要读大学,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好比,现在结婚基本都要给新人买房,你问:既然大家都买,房子不算优势,那我还要不要给儿子准备房?

估计换作这个问题,就很好理解了:女生有选择空间,现在男生光是有新房尚且不足以变成“优势”,而是基本的。你不能保证全款和好地段也罢,直接不准备,岂不是几乎等于“放弃”。

并不是说有了新房就能娶到很满意的女生;但没有,多半连婚都结不上。并不是读完大学,就保证能有好工作,但没有这个学历,连正规工作的面试都很少有机会。

学历和收入,并不等同。但很多家长没有理解其中的规则,或是抱怨或是直接放弃培养大学生。这个问题,董宇辉老师说得很真实。

“你自己的本事和努力,决定的人生的下限”。意思是,他努力高考、努力学英语,就算不出名也不会过得太差。起码能在教育行业做得不错,不是只能留在家里重复父母的日子。

而想要拿到高薪,不光靠学历和努力,也需要运气与机遇。所以,高校生并非谁都有体面而高薪的工作,也很正常。不要混淆了概念和因果。

【话题】你认为以后读大学是必要的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