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深度分析: 流落美国街头的复旦校友孙博士, 中国该不该管

胡锡进老师今天连发两篇微博,可能最有代表性。

一、管

【胡锡进】

复旦校友留美孙博士流落纽约街头16年,让人不胜唏嘘。曾经那么优秀的他,落到人生最悲惨的境遇,触动了无数人心中最脆弱的那一块。有感复旦校友闻讯后集体出手,还有人喊出复旦人“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兄弟姐妹流浪街头,就算是远在纽约”,透出了复旦校友们的同情心,还有作为复旦人的集体自尊。我喜欢这样的同情和自尊,它们总是让世间变得更加美好。

这是中国出国留学生中非常罕见的个例,孙博士的遭遇不能当成我们观察中国出国留学潮的基本线索。他的生活中显然出了某个极端变故,据他说是自己一度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有幻觉幻想。中国早年的赴美留学生基本没有经济后援,完全靠自己打拼创业,生存和事业线非常脆弱,但大多数人都坚持了下来。孙博士因为栽一个跟头而输掉整个人生,我想这与他处在美国社会的边缘部分,周围缺少认真的救助力量有关。我最初看到这个新闻时,各种感受中很突出的一个是对美国社会的抱怨:他们把中国这么好的一个英才给毁掉了。我还想说,不适应国外的,不妨及时回国,优秀人才在国内的机会有可能更多。

无论如何,舆论对这件事的消费不能指向对孙博士本人的嘲讽和指责,即使他有过什么错,他已经用16年的悲惨流浪做了偿还。另外,尽管他已经是美国公民,但他是曾经从中国走出去的孩子,他在外面的闯荡失败了,我们心疼他,这条割不断的感情纽带一点都不多余。美国社会抛弃了他,复旦校友们找到并温暖他,这不做作,这是真情。

【网友评论】(网友几乎一边倒的不认同)

首先,他当时义无反顾的加入美国国籍的时候他可不是这么想的,这是不忠,他还有一个母亲一直生活在国内,不闻不问,这是不孝,毕业后为美国效力,这是不义,像这种不忠不孝不义之人有什么值得可怜的?

你为什么又觉得是不闻不问?有些过早开发智慧的人会留下创伤,他连自己都不曾顾好,自己还带着满身创伤,也许他是想顾也顾不上呢

胡编可以给他请个护工,然后每月给他点生活费,这也算胡编干点人事。

都流浪了16年都舍不得离开美国,这是真爱,老胡你不要不识好歹。

年轻有能力的时候跑去给美国效力,现在又想回来养老,那些积极的想接他回来的,让他们接到自己家里轮流养吧,毕竟这么“善良”。

人家效忠的是美国,吃瓜就好。

加入他国国籍要宣誓,接回来他给别国当间谍怎么办?

一个美国人,跟我们没啥关系!留在美国是他的自由,他得到了!

既然是美国籍,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为什么不照顾他???

既然是美国籍,就应该由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去照顾他!一个不忠不孝也不义的外国人,跟我们有半毛钱关系吗?复旦?可笑之举!

是美国公民了,就没必要再去打扰人家了,更不用“援助”他,人家拿到美国国籍的时候,心里一定是美好的,现在的生活方式也许就是人家追求的呢?凭什么就说他的生活状态不好?

拿绿卡还要宣誓永远效忠美国,永不背叛,我们还是成全他吧。

与其关心美国流浪汉还不如多关心我们身边的流浪汉。

回来后让老胡给他发退休金,给他付医疗费。

胡咧咧只会口嗨,装圣母。一分钱也不会给别花。

他是美国人,谢谢,跟我们不是一个国度的。说不定人家就是喜欢自由自在的流浪呢?不打搅是一种美德。

关健是他的优秀是为谁服务。

美国是天堂,这就是去天堂的榜样

什么惨?那是你认为的,人家在自己美好的国度可自由了,你不要看到流浪就可怜了!人家的国家都不同情你着急什么?有那时间去资助一下贫困山区的孩子吧

每个人都有权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请记住:既然你选择了这种方式,你就要承担这种选择的后果,无论是好是坏。

家里朋友是可以欢迎他回来!但我们普通大众会这样想:那个年代是国家极需人才的时候,国家那时花重金培养的天才班,就这样数典忘祖,背信弃义的去效忠他国了!

人家刚开始那些年在美国风光的时候,可是一点都不悲惨,那时候他想回国了吗?

数典忘祖、背弃祖国和人民的人,有何值得同情?

画面很感人:胡主编对街头流浪汉喊:“回来,我养你!”

别自作多情,你认为他是炎黄子孙,那家伙认吗?

当时选择加入他国国籍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祖国的养育,母校的培养,现在被那边抛弃了说什么想回家,怎么有点赖皮的感觉啊。

如果他已经是美国公民,我们仅能表示同情,其他做不了什么也没必要做。

认真说一下,这是一个美国人,流落街头的美国人多了去了。另外说复旦校友,难道不是集体保价?

很多人入了美籍。就像两个人离婚一样。其实已经没有关系了。当你还在含情脉脉。对方可能立马投入另外一个男人的怀抱。这样的人有什么好留恋呢?

既然是美国籍,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为什么不照顾他???

苦难的人很多很多,老胡一定要多努力,救一救啊!

二、不管

【胡锡进】(三小时后,再补充)

国家决不会花纳税人的钱去管他这个美国人的,凭什么呀。但是那些复旦人愿意自掏腰包援助这位落难的校友,我将之视为中国大学留下的一份温暖校友情,也是一份健康的人文主义。这挺敞亮的,无需忌恨。

【网友评论】(这回,网友几乎一边倒的不认同)

(待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