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社会人员进大学校园方便吗?记者走访在兰各大高校

前段时间,北大副教授“跨栏”进门一事引发热议。一时间,“各大高校对公众开放程度如何?”“高校校门是否好进?”“又需要哪些手续?手续是否繁琐?”……一系列内容冲上网络热搜榜单,网民对于相关话题的讨论持续不断。那么我市的各大高校校园开放程度如何,1月9日,记者走访多个高校发现,兰州各大校园的开放程度较高,说明来访事由或被访问对象后,登记信息均可进入。

登记信息方可通行

1月9日,记者前往高校较为集中的安宁区进行采访。

中午11时,兰州城市学院西北门处,人员车辆有序通行,门口竖立有“非本单位车辆禁止入内”的警示牌。有社会车辆进入校园时,保卫人员会上前询问登记访问事由,随后抬杆放行。在行人通行处,虽然并未安放闸机,但教职工和学生都能有序通过行人通行处进出校园。保卫人员告诉记者,近期学校对人行通道闸机进行升级更换,更换前,学生和教职工录入人脸信息,刷脸即可通行。更换后,学生及教职工进出方式不变,社会人员刷身份证无法进入,需登记信息,或由在校教职工、学生来接。外卖人员则在校门外保卫处前等候取餐。

随后,记者又来到安宁西路的兰州交通大学西南门。两名保卫人员在人脸识别设备旁执勤,此时正值中午时分,进出校园的人多了起来。人脸识别设备旁,一张蓝色的信息板提示进入校园的人员需主动出示证件,配合审核登记。

社会车辆想进入兰州交通大学,需在“今日校园”App上提前预约。记者打开该App,通过绑定手机号、关注相关学校、填写昵称后方可进入下一步,但这一预约步骤仅支持教职工及学生填写。“社会车辆要想进入,需要联系学院教职工,通过学校保卫处的网站来填写相关预约内容,预约通过审核后,预约车辆就能像固定车辆一样抬杆通行。”东门处保卫人员介绍。

此外,临时车辆需要找学校相关人员也需提前电联通知到人,并告知学校保卫处,之后通过东门保卫亭的固定电话,告知保卫人员相关信息后,登记了车辆号牌信息的车辆即可抬杆入园。

正值学期末严格出入人员管理

随后,记者来到东行300米开外的甘肃政法大学正门。这里仅设置有车辆出入的道闸,并未设置人员通行的道闸,人员可自由出入。外卖车辆均在门外等候。

记者询问停车道闸保卫亭的保卫人员,社会人员进入学校是否需要登记时,对方称进入校园的社会车辆需登记讲明事由后放行,固定车辆可以自由进出。

校内一位教师告诉记者,以往社会车辆进入校园,如果有认识的教职工或学生,需提前电联明确告知保卫人员被访问对象后,登记即可放行。此外,来校办事的人员一般可出示工作证或证件,登记后方可入园。

由于目前正值学期末,学校正在进行教师述职等相关重点工作,出于多方面考虑会严格出入人员的管理。

下午1时30分,记者在甘肃农业大学南门处看到,此处设置有停车道闸及人员通行道闸系统,教职工及学生均通过人脸系统出入校园,车辆通行道闸时,识别车牌号后方可进入。门口保卫人员告诉记者,社会人员若想入校,需在门卫处进行信息登记。门口竖有警示牌,提示共享单车、出租车、网约车禁止入内,但有特殊情况的,在说明事由后也可进入。

进入兰州大学需在线上预约

下午1时40分,记者前往兰州大学正门,这里仅供行人通行,学生通过刷脸进门。社会人员和车辆均需在线上提交预约,审核通过后方可通行。校外车辆统一从南一门通行,外卖也放置在南一门的外卖柜里完成取餐。

记者扫码尝试,通过填写校外个人信息并实名认证后,在人员信息板块,可选择需要前往的校区,之后选择预约时间、进校原因及同行人信息,预约时可预约当天及未来7天的可预约时间段,同时可有两名陪同人员一同入校。在车辆信息板块,除了校区选择及进校园应相同外,每位预约人员最多可预约10辆车,被预约车辆也需提供车主姓名及电话。

简化流程有助于平衡开放与管理

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各大高校都设置有访客登记及社会车辆进入校园的预约服务,但只要访客说明来意,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保卫人员一般都允许通行入园。

甘肃省兰白试验区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牛铮超介绍,社会人员进入高校需要登记信息的相关手续逐渐简化是个好现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第一便是大环境越来越好。1月2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4329号(教育事业类428号)提案答复的函》明确表示,大学校园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大学更好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之后,全国各地的多所高校正在有序逐步向社会公众开放,校外人员可通过预约登记、刷身份证等方式入校。第二是具体的管理措施越来越完善。例如国家天网行动监控已经密布,对于不稳定因素或抱有不良想法的人员有震慑作用。而部分高校也用多样化的预约方式,逐渐简化流程,保证社会人员能够快速入校。第三就是从校园管理来说,加强管理没有问题,在保证校园师生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向社会开放公共资源,通过限制预约人数、时间和车辆,简化入校流程手续,也有助于在开放与管理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实现社会和谐。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华晓婧见习记者王程君文/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