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时,大家都能在网络上看到各种高考志愿填报方法论,其中最多的就是学校最重要,只要能上好学校,无论什么专业都行,先进去再说,进去以后可以转专业等等的言论,更别说国内顶尖的双子星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了,对于持上述观点的朋友来说,只要能进这两所学校,无论什么专业都可以。但是,真的会是这样吗?
名校至上的理念根深蒂固
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持续了40多年的学校优先的“学校+专业”的志愿填报模式,每年公布的高考录取分数线都是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于是,这个最低分数线成了学校实力的“象征”,最低分数线越高,学校“实力”越强大。这也是为什么众多的高校会将自己收分比较低的专业往提前批塞的原因所在,比如最出名的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们的超短裙招生现象,直到今年教育部一纸通知,将所有非特殊类招生的专业赶出了提前批,终止超短裙现象愈演愈烈的趋势。
几十年的传统高考志愿填报模式,固化了太多人的思维,学校优先的意识,不只是考生、家长以及个人,更是包含了众多的高校、甚至是教育部门对高校“实力”的维护,都是基于这个思维的基础。大家都知道的传统高考分一本、二本、三本,就来源于此。
如果高考学生可以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就不用考虑专业了吗?国内很多高中学校,为了一纸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反复给学生做工作,让学生填报北京大学的护理学,也不劝学生填报C9或上游985高校更适合考生兴趣的专业;不遗余力地挖掘高分学生去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史论、通过美术联考与校考升入清华大学。笔者举一个非常实际的例子,每年清华大学在重庆录取的学生人数在100人左右,但考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每年都接近30人,这其中不乏学生与家长的冲动,更缺少不了高中学校的鼓动。
为了上名校,专业真的不重要吗?
“先考进去再说,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出来的嘛!”这是笔者听到的最多的劝诫词,这句话如果放在70后身上,能起到100%的效果,放在80后身上,能有70%的效果,90后身上能有40%的效果就不错了,现在高考生是00后,这种劝诫词根本起不了效果,甚至有反效果。
2020年北京大学本科计划招生3725人,实际录取3673人,实际报到只有3660人,有13人被录取但根本没有去报到求学,如果依照能上北大、专业无所谓的观点来看,这13人应该高高兴兴地去报到上学,但为何他们选择放弃了呢?
同样是2020年,笔者统计了清华大学47个专业的转专业学生人数,学校计划接收转专业学生690人,而实际申请转专业的学生人数达到了5030人,申请转专业的学生人数是计划接收人数的7.3倍之多;2021年清华大学计划接收转专业人数为715人,如果我们排除其它年份转专业学生人数的干扰,那么这个人数占2020年清华本科新生3500人的两成多了。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如果专业不重要,那么为何有那么多学生被录取了而不去报到、那么多学生已经踏入校门而选择转换专业呢?对于转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绝大多数是从所谓的“冷门”专业往“热门”专业靠近,但是也不难发现,依旧有人从热门往冷门走,即使是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类专业,也有学生往外转。
结论
对高考学生来说,高考志愿填报,在学校与专业的选择上,最好能一步到位,学校当然是档次越高越好,但绝对不能舍弃专业兴趣的存在。学校与专业,它们俩恰似跷跷板的两头,一边太高的话,那势必会大幅压低另一边的高度,只有填好志愿,才能保证这个跷跷板处于符合考生需求的平衡状态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