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贵州 > 教育资讯

两年培养大数据专业硕士超百名!这个基地不简单!

12月10日,记者从贵阳高新区获悉,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自建成投用两年多以来,共培养清华大学全日制大数据相关专业工程硕士110名,与34家贵州大数据企业合作申报项目90余个,解决关键技术问题22个;候鸟式人才引进清华大学博导、硕导38位。通过一系列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为贵州培养大数据人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贵阳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陆秀峰说:“我们依托高校资源,邀请高校教师给贵州的技术人才开技术讲座。目前我们组织了38名清华大学的教师开设大数据公开课39次,大数据特色讲座9场,深入企业开展技术交流160余次。”

据悉,基地是我省与清华大学在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同建设的创新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旨在探索政府、高校、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

基地通过在贵州省大数据电子信息企业中遴选优秀企业和企业导师,采用双导师制,一个硕士生,N个相关企业的具体技术难题即“2+1+N”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大数据人才,围绕新型工业化发展,着力构建大数据产业人才支撑体系,推动人才培养引进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贵阳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合作处工作人员成菲菲说:“清华—贵州教育基地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聚集创新资源及要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载体的辐射示范作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国内其他知名高校的认可。随着上海交大专业学位联培基地的挂牌,对持续引进高校智力资源,助推贵州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将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