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 > 高考

寒门贵子冯宇宁: 落榜北大复读一年, 729分上清华, 如今怎样了?

675分却意外落榜,十几年苦读功亏一篑,全家人心血付之东流,但少年心有不甘,选择再战高考,皇天不负有心人,以729分勇夺陕西省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

那么他高考675分为何会落榜呢?在他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经历?本期文章带你走进冯宇宁的故事里。

1986年,冯宇宁出生在陕西长武县的一个农村里,在家排行老四,上面还有三个姐姐,因为家庭条件艰苦,三个姐姐将学习机会留给了弟弟,对于她们来说弟弟才是一个家的希望,弟弟有出息整个家才能摆脱贫穷。

在冯宇宁读小学的时候,大姐和三姐就出去打工赚钱了,三姐则留在家照顾自己。

此时的他还小,不能理解二姐为什么要他去读书,也不理解家人为什么对自己的学习那么执着。

每天上学下学,二姐都会送他,几十里的山路,她每天要走好几趟。随着年纪的增长,冯宇宁也渐渐明白了家人的良苦用心,他不再调皮,开始埋头苦学,将全部身心都放在了学习上。

小学全班第一,初中全班第一,这就是他给姐姐们的证明。

初三的时候,他还代替学校去参加全国物理竞赛,成功拿下竞赛一等奖,回到校园后,他已经成为了学校的名人。

此时,许多重点高中都找上了他,许下承诺说愿意尽学校全力培养他。思考再三,他选择了西安博迪中学,因为相比其他学校,这里的学费会低很多,很大程度地减缓了家里的压力。

也许是初中的成就使他有点膨胀,大一大二的成绩也是直线下降,但他却始终认为只是发挥失常而已。

这一幕被他的班主任得知后,她找到冯宇宁给他说了李自成的故事,冯宇宁顿时恍然大悟,回到教室后他不再膨胀,恢复了初中时的上进心。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高考675分却落榜了,这究竟是为何呢?重新出发的冯宇宁,凭借扎实的功底,很快就回到了校前十的位置,对于前几日老师叫填的高考志愿表,他也是很自信的只填了一个清华大学。

2004年,高考结束后,冯宇宁也停止了学习,等待着高考成绩。

六月下旬,高考成绩出来了,冯宇宁考了675分,这个分其实并不低,已经过了许多重点一本线,但他报考的是顶尖学府清华大学,这分可就很悬了。

果不其然,以十四分之差他落榜了,十几年苦读功亏一篑,全家人心血付之东流,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是个罪人。

要是自己再努力点,要是自己不那么自大,结果一定不会这样。愧疚、自责占据了他的心房,这段时间他不敢与姐姐交流,不知如何面对她们。

二姐问他:“你甘心吗”,甘心吗?当然不甘心,要是能重来自己一定能行。

目前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复读,在姐姐们的鼓励下,他带着她们的期盼,再一次来到了博迪中学。这一次,他每天睡觉前都会反思一下,告诫自己要更加努力。

“高四”很快就过去了,冯宇宁又加入了2005年的高考大军,这一次他的目标依旧是清华,但这一次他给自己留了退路,自己不能再失败了。

但这个夏天没有辜负他挥洒的汗水,他以729分拿下陕西省高考状元,成功考入清华大学,读数理基础科学专业。

这一天他成为了陕西的骄傲,成为了全家的骄傲,值得一提的是,冯宇宁是陕西省第一个从民办中学出来的高考状元,现在谁敢说民办中学出不了状元。

考入清华后的冯宇宁,如今又过得怎样呢?考入清华后,他对家人保证,一定会在北京混出一点名堂,然后将一家人全接到武汉,过幸福生活。

可现实很残酷,来到清华后,他发现这里人才济济,高考状元虽然不多但也不少,一时间他倍感压力。

但有压力就有动力,平复好心情后,冯宇宁决定要做就做拔尖的,拼尽全力冲向终点。此后,他每天都在刻苦学习,不敢有丝毫松懈,没有高于他人的天赋,就用勤奋去弥补。

努力就会有收获,四年后,冯宇宁成功拿到清华大学本科学历,并拿下一个硕博连读名额。

在读博期间,他也遇到了自己的一生所爱,两人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2015年,冯宇宁博士毕业,但他却放弃了北京的工作机会,回到了老家西安。

原来,是北京的房价将他劝返了,即使是清北高材生想要在北京买一套房,在没有机遇的情况下,怎么也得十来年,自己等得起可父母等不起,必须让父母早点享福,于是他便选择回到老家发展。

回到西安后,他成为了一名微波工程师,年薪有个几十万,也成功在西安买了房。有了一个女儿后,四口之家也升级为五口之家了。他说唯一感觉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几个姐姐,在自己有能力后,姐姐们却早已出嫁,这也是他唯一的遗憾。

一时的失败不代表最后的结果,失败之后还能站起来,那才是真正的“勇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