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

除了课堂教育之外, 老师应多组织文化比赛, 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

文丨孩童教育

#孩童教育#

本篇文章由【】独家发布,严禁搬运、抄袭。

话“秋冬”擂台赛:阅读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秋季,天高云淡、硕果累累;到了冬季,寒风凛冽,雪花飞舞,别有一番情趣……我们针对秋末冬初的季节特点,通过有关涉及秋、冬的成语、古诗、名言、歇后语、诗歌等内容举行描台赛,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季节的绚丽多姿、异彩纷呈。

评价目标与内容。情感目标:感受不同季节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秋、冬乃至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积累、理解、感悟语言的能力,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进一步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能力。

评价形式: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另外设两名记分员,负责记录本组同学课堂上个人得分以及本组团体得分。

评价主体:五年级一班全体同学。

评价方法:采取计分的方式展开评比,根据同学们对季节的喜好,提前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喜欢秋季的同学授予“秋的使者”称号,喜欢冬季的授予“冬的使者”称号。最后得分高的组为本届优胜组,其成员每人奖励合作卡一张。另外,在本活动中个人得分前五名者也将获创新卡一张。

评价对象:全班同学。

评价内容:涉及秋季、冬季的成语、古诗、名言、歇后语、诗歌等。

案例描述。

根据目前的季节——秋末冬初,我选择了与季节相关的内容举行擂台赛。因为学生对刚经历过的秋季是熟悉的,对冬季的感受是直面的。因此,围绕秋冬两季的内容让学生搜集成语、古诗、名言、歇后语、诗歌、散文等,学生们很感兴趣。另外,同学们还自发准备了闯关的口号,他们兴趣盎然。

上课伊始,我激情导入:“秋季,秋风送爽、硕果累累;到了冬季,寒风凛冽,白雪皑皑,别有一番情趣。那么,秋季好还是冬季好,我们就七嘴八舌来,话秋冬。”同学们兴奋极了。

“秋的使者”组响亮地喊出他们闯关的口号:“收获成功,我们必胜。”“冬的使者”组也不甘示弱,异口同声地说出他们的口号:“积蓄力量,我们必赢。“同学们兴奋极了,开心极了,都想为本组、为自己争光。好,开始关!

勇闯“成语阵”

闯“成语阵”时,要求每人说出一个成语,“秋的使者”说秋的成语,“冬的使者”谈冬的成语,要认真倾听,前后不能重复。

两组同学都不甘示弱,一个个成语脱口而出:金风送爽、晴云秋月、天高云淡霜天红叶、枫林尽染、一叶知秋、丹枫迎秋、秋风红叶天寒地冻北风呼啸、滴水成冰、寒冬腊月、瑞雪纷飞、冰天雪地、冰封雪盖、岁寒三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同学们词汇量竟然如此丰富,所说的成语不单单是从课本中学来的,更多的是课外搜集到的。透过学生的发言,我仿佛看到了学生们为了寻找成语而忙碌的身影。

我针对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道: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与之意思相近的名言你还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道:集腋成装、聚沙成塔、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等等。

我又针对“岁寒三友”这一成语发问:“三友”是指什么?当学生说出是松、竹、梅时,我进一步引导:梅花耐寒开放,赞美梅花的名言你知道吗?

最后,学生很快说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么,赞美松、竹、梅的古诗又有哪些?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背出《墨梅》、《冬夜杂咏》、《墨竹图题诗》等。

通过此环节,旨在启发学生要涉猎更多的课外知识,另一方面使他们受到鼓舞、陶冶情操,同时又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面的“古诗”环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