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

高考冲刺, 关于地理复习的3点建议, 希望对考生有益

高三复习最后一个月,如何走好这段高考备考的冲刺路,需要思考,方向对才会走得快。因此,高三冲刺阶段,务必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发力点

一一、穷尽材料信息,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能力

高考能力要求

(1)能够从题目中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信息的来源

文字信息、图文信息、表格信息、题干、图、表、设问、数据、生活经验。

信息获取的步骤

信息获取方法的培养

1.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①看图名,了解其反映的主题。②看图例、坐标轴的名称、数值和单位,确定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名称、分布规律、数量变化特点等,这是判读地理图表的关键环节。③熟悉并理解空间定位。

2.确定文字信息的中心思想、主旨大意

3.培养图表和文字相互转化的能力①善于把课本文字转化为地理图表,加深理解。②针对某些知识点的复习,进行图图转换、图图叠加的方法训练,培养考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③联系课本的知识和原理,分析地理图表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正确结论。

二、研究高考真题,总结答题技巧

主观题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失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审题不仔细而答偏、获取信息不全、答题不完整、语言不规范、条理不清晰等。提高综合题的答题能力的方法如下:

仔细读题审题,把握答题方向

审题要仔细冷静,要全面、准确阅读所给材料,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找出题干中设问的关键词、限定语和行为动词(见下表),把握问题指向和设问角度,揣摩命题意图与考查要求(生题找联系,熟题找差异)。

调动和运用知识,获取和解读信息来分析问题

全面获取背景材料、图表信息,全面掌握已知条件,调用地理规律和原理来解决问题。将题干和图象(地图)提供的信息相结合,运用直接信息及隐含的间接信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路才能畅通、敏捷。

组织语言写答案

答题时,要做到语言规范,运用地理术语 ,避免口语化,并且做到条理清晰,富有逻辑,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运用直接信息及隐含的间接信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路畅通、敏捷。做到语言规范、条理清晰,对于提高高考题的得分率至关重要。

三、回归教材,查缺补漏

2020年的《考试说明》已下发,同学要认真研读,既要关注考点,更要关注例题。按《考试说明》要求重点关注常考的和必考的考点,按考点回归教材,查缺补漏,这一时期的复习虽然更加自主,但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走弯路,造成时间的浪费。

很多高考题的取材或切入点直接来源于教材,或是对教材某一句话的延展。例如2016年新课标Ⅱ卷36题关于罗纳河整治的问题,这道题来源于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其中,考查法国成立国立罗纳河公司的原因一题就是对教材52页一句话“1993年,美国针对早期开发所带来的问题,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 的延展,考生在阅读这句话时,如果能多问个为什么,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考生在回归教材过程中,要锻炼自己多思考,多问为什么。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而不是死记硬背记住结论,特别是地理概念、地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模拟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关注现实生活,进行考点与热点的对接,调整心态,决胜高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