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考博后, 给硕导写了封近五百字文言书信

今年考上了博。

第一个给我祝贺的人,是我的硕导。我平日亲切地喊他“师父”,这一声“师父”不会只喊两年,会一直喊下去。过了几天,我给师父写了一封书信。文言,竖版,近五百字,古风信纸,足足三张。全文如下:

尊师杨先生XX钧鉴:

忆与先生相聚,已在一岁之前。山高路远,千里之遥,何时再登门聆教?端午佳节,倍思师恩,爰书尺笺,曲叙别离,寄达问候。

毕业后,弟子尝谋职于多所中学,皆不如意。或面试遭拒,或不愿违己,或相处不恰,旋离职,于家备考博士。每读至《文心雕龙》及《庄子》处,常记先生之教导——静下心,多读书,忌浮躁。然迫于生计,不得不以兼职糊口,算而今已逾半年。辗转于四所学校之间,疲于应考。陕师大无缘复试,湖南师大初试第三,华南师大初试第一,然均告失利。惟贵州师大,侥幸得胜,复试中《文心雕龙》为一题。华师蒋寅教授亦曾问及刘勰及庄子,弟子虽尽全力,然仓促作答,不甚满意。先生学养之渊深安可仰哉!所幸振铎之声,小子亦有闻焉。牢记于心,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检书烧烛,难话情长。登高遥望,琼海崖山。弟子无飞天之翼,惟践行师命,脚踏实地,步步前行。再见先生时,三五门人,觥筹交错,酒兴酣时,呈上新作,或博您一笑乎?另易教授所赠先生之书,弟子借阅良久,无法面还,邮件代之,请先生恕罪。

为师一日终生师,寸草微心难报晖。敬祝:师父师母,白头到老,阖家安康!

弟子xx叩上!

三日后,师父告知已收到信件,并多加鼓励。隔天,师父指出信封上“尊师敬启”的“启”字写错了。我尴尬地看了一遍又一遍,真的写错了。“启”字繁体有两种写法,“啓”或“啟”,我多写了一个“口”,刚好两种都不对。

其实在寄信前我已反复检查,就怕有别字,结果正文没有,信封上却有,真是“见笑于大方之家”。我脸红如猪血,得亏了是师父,换做别的教授,我真想掘地三尺,实在没脸见人。

通过这件小事,足见师父的严谨和我的粗心。

我和师父的缘分,始于2018年。第一次登门拜访,是选导师的时候。我自报家门,说是跨专业考来的,基础为零,有两年工作经验。说的过程中,我是一点底气都没有,完全靠着脸皮厚硬撑,假装镇定。

我永远都记得师父是这么回我的,“没关系,其他本科学这个的基础也不好,比你强不了多少。”仅一句话将我的自卑感和紧张感降为零,我瞬间觉得眼前这位须发皆白的教授好亲切,这种感觉就像是在面对自己的父亲(师父和我父亲同岁),并且这种感觉会一直留存在我的心里。

随后师父告诉我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藏拙”,二是“补拙”。在补拙方面,告诉我一定要多读原典、史书和作品,推荐了一些书单。另外强调多写写学术论文,不要太浪漫,整日活在诗情画意之中。现在想想,师父真是慧眼,一眼就看出我的性子,我确实是一个容易活在自己世界里面的人。

初次见面,师父给我的印象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至于我给师父留下的初印象是什么,我无从得知。但我猜师父应该把我当作一个社会人,而不是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

读研期间,我去过师父家很多次,几乎每次去都是问学(师父从没有叫我给他干私活,我给他送班级课程作业的那次,师父几番道谢。),而谈论最多的是论文。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是读完《庄子》后的所思所想,由于我完全不通门径,所以写了足足十个月,甚至比我的毕业论文所花费的时间都长。在写作过程中,师父不厌其烦,手把手教我怎么写学术论文。这段经历,是我读研两年所收获的至宝。我万分感激!

我是专硕,课程方面根本不注重论文的事情,学位论文也完全不强调学术性。由于专业老师有限,所以带我们的都是文院的学硕导师。我的师父研究先唐文学,他只给我们开过一次课,讲的是《庄子》。但我从决定考研起,就有考博的打算。所以在两年的时间里,我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花在读书和论文上,虽然第一篇学术论文用时较长,但毫无新意和创见,发不了好刊,就一直搁置。为了奖学金,我花钱发了一篇水刊,这事我都不好意思告诉师父,纯粹为了钱。由于我几乎什么活动都没参加,什么部门都没进,为评奖学金只能靠发论文。师父曾告诉我“奖学金可以不要,多读书”,但为了吃饭,我违背师命,把师父的劝诫当作了耳旁风。硕士两年,扪心自问,我算用功,但离补拙还差的太远,也因此我的考博决心更加坚定。毕业论文我提前半年写完,由于对路子,很顺利,基本一稿师父就首肯了,并最终获评优秀。然后我才鼓起勇气跟师父吐露心声,我想读博。

师父直白地告诉我,“你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一篇像样的论文,但可以去试试,第一年就去试下。”为此师父还联系了他一位关系特别好的教授,推荐我去考并获得认同。去年我只考了这位教授,但英语没过线,失败而回。好在今年,成功上岸。

这是我这两年的学术路程,也是属于我的师生情。当然,师门的情谊也刻骨铭心。

我这一届,师父只带了我一个。我先后结识了师姐,师兄和师妹。师门四人之中,我和师兄同年,但他月份小,我竟最长。

师姐是山东姑娘,美丽温婉。关于师姐的记忆,印象最深的是在她的谢师宴上。那天师姐白色短裙,黄色衣裳,全场焦点。回去我和师姐同路,原想送师姐回宿舍,顺道去操场散散步。但因为喝大了,自己怎么回来的都很模糊,所以送学姐这事压根全忘了。太丢人,都不好意思去道歉了。

师兄是河南人,学硕,高大魁梧,能说善道,特别会来事,一头浓密的黑发,酒量一斤起步,真是让我羡慕不已。第一次跟师兄喝酒,越喝酒兴越浓。回去时,师兄执意骑小电驴送我回去。我虽怕死胆怯,但又怕惹恼了上头的师兄,还是上了车。一路上师兄摇摇摆摆,几度险些跌进花丛之中,最终平安抵达。师兄笑着说这都是小意思,但我总觉得是捡回了一条命。

师母常当着我们的面说,就喜欢师兄这样的,像个男子汉。虽然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嫉妒焉,但心里真的很受伤。往后喝的次数越多,我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师兄在海口买了房,还有位如花似玉的女朋友(学嫂也是我本专业学姐。记得在我的谢师宴上,学嫂执意要喝白的,师兄拦都拦不住哈),筵席上常常撒满一桌狗粮,我吃的是贼难受。每次师门喝酒,师兄跟师父各种话题都能聊,我只能干坐在那喝闷酒,一句话都插不上。这就是我的师兄,各方面都碾压我的存在。师兄去年也曾考博,进了复试选择放弃,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为了你学姐。真的是无时无刻不在屠狗!

师妹是广东妹子,也是学硕,可爱娇俏,善解人意。我今年考博,光是准备材料就让师妹跑断了腿。认识师妹起,师妹不是在帮我就是在帮我的路上,无偿付出,我真心过意不去。但因为是女孩子,虽然单身,我也不好约着吃饭。这次我寄了个小礼物给她,擅自挑选,也不知道师妹是否真的喜欢直男的审美。

师门之间,往往聚少离多。两年虽短,但已足矣。师门圈子,以师父为中心,一届又一届,将这个圆不断扩大。我现在最期待的事——尽快重聚,再痛痛快快喝它一回!

是啊,就像师父说的,不会喝酒怎么搞古代文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