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广东 > 教育资讯

中科院居然有这么多机构, 除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外, 还有这么多大学

提到中国科学院,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各位院士,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是卓越的领导者。除了这些杰出的院士,还有两所著名的大学,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中科大被誉为“985”和“211”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双一流、入选华五和C9的高校。而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大学,也是一所双一流学府,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斩获了18个A+学科的优异成绩,令人瞩目。

此外,中国科学院下辖12个分院和114个研究所,其中计算机所、自动化所等都享有盛誉。对于中科院的研究所来说,实力有所悬殊,有些学生认为一些所的实力可与985高校媲美,而有些所则与一些非重点大学相差无几。

关于中科院的相关单位简介:

1、在大学方面,实际上已经有或即将有如下几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作为“985”和“211”工程的一员,以及双一流、华五、C9成员之一,中科大一直在为科学研究和教育做出杰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大学(主校区在北京):早在数年前就开始招收本科生,虽然招生分数较高,但似乎尚未实现全省分招生。学生在此转专业较为方便,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在第一年结束后,许多学生可能选择转走,留下的可能只是为数不多的独苗。

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庆祝成立十周年;

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消息称年底可能完成转正筹备,但尚未正式建立;

滨州科技大学(魏桥科技大学,位于滨州):关于其性质和现状尚不明确,未来可能更名为渤海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二级学院:

雄安学院:信息较为有限;

南京学院:设于麒麟科技园;

杭州高等研究院:作为新成立的部门,位于西湖区云栖小镇,计划搬迁至双浦,有意建设独立的大学,但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实现;

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关于学院的了解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深圳先进技术与工程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预计年底完成转正筹备,起点可能不低于上海科技大学;

海洋学院:大部分设在青岛,涉及到一系列传言,如与能源大学等相关;

广州学院:分布在市区和南沙,其中万顷沙正积极推动明珠科学园的发展;

能源学院:位于大连;

重庆学院:主要依托江北水土镇的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太原能源材料学院;

大珩学院:设在长春;

福建学院:依托海西研究院=福建物构所,下设晋江的智能制造学院;

成都学院;

西安学院;

昆明生命科学学院;

(武汉学院:面临一些困难;

(兰州学院:面临一些困难,可能性较低。曾提出建设大学的意愿,但兰州分院的院所现已撤离,前景不明朗;

郑州:曾有与UCLA合作的愿望,但目前几乎无可能实现;

新疆:提及中亚科技学院的中亚概念,但由于双方文件中仅短暂提及,可能性较小。

国科大官网显示的各省市培养单位情况如下: 西安(4)、成都(5)、北京(43)、南京(6)、武汉(5)、广州(8)、上海(14); 长春(4)、昆明(5)、兰州(4)、新疆(3)、沈阳(4)。

大多数培养单位共享以下特征:

国科大的二级学院主要分布在中科院设施充足的地区;

北京、上海、合肥、深圳等地是独立办学的代表,其中前三个地方是传统的中科院强大地区,而深圳则是一个异军突起且地方财力雄厚的先进学府。

杭州和青岛是具有明确独立办学意愿的地区,而重庆则有待进一步观察;这些地区的经济状况也相对较好。

中科院选择办大学的原因以及国科大为何要开展本科教育,主要考虑到整体改革的需要。通过保留中科院的实体部门,防止改组带来的消失,引入实体大学改变了许多现有情况。对于中科院的地方机构而言,成为高校后更容易激发地方的合作共建意愿,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

对于中科院的教研人员而言,成为高校后可建设相关附属学校等设施,提升福利水平,还能享受一系列其他好处。地方也因此受益匪浅,实现了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协同发展,科教文卫全面开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