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宁夏 > 教育资讯

宁夏00后大学生马欢棒棒哒!

7月7日13时30分,在经历4个小时的人体干细胞采集后,吴忠籍大学生马欢在母亲、湖南工业大学领导和老师的陪同下,完成了拯救另一个生命的使命。这一天,他作为湖南省株洲市第20位人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挽救了一个素未谋面的幼童生命。同时,他是湖南工业大学第1例、年龄最小、外省人在株洲捐献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这个身高1.9米的宁夏阳光男孩,用自己的爱心善行为自己送上了20岁生日礼物。

街头加入中华骨髓库

2020年8月,还是高中生的马欢刚过完18岁生日。

8月27日这天,他和几位同学为即将开始的新学期准备学习用品时,在街上无意中看到相关部门在开展捐献人体造血干细胞宣传活动。好奇心让他们停下脚步,了解“捐献人体造血干细胞的那些事儿”。4名大男孩相互鼓励,认真听完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要不我们也捐献骨髓吧!”“阿姨,我们能捐献吗?”他们的爱心被点燃,向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捐献程序。

“当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志愿捐献者同意书上,并留下血样后,我觉得这是送给自己最好的18岁成人礼。”马欢说,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是他长这么大以来做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

爱的种子异乡绽放

2021年,马欢考入湖南工业大学就读。今年4月,他接到吴忠市红十字会的通知——他的血样与一名幼儿患者配型成功。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马欢感到震撼。“我没想到自己的举动真的能如自己的初心一般,有了回音。”马欢毫不犹豫就同意了捐献人体造血干细胞,问题是,他还在学校,没办法回到家乡做第二次血样采集及HLA高分辨检测。经沟通,最终约定待马欢期末考试结束后,赴湖南长沙做配型相关工作。

马欢说,他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丁海梅,母亲同样无比激动。不过,丁海梅难免有些担心捐献之后会对儿子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为了让母亲放心,马欢给母亲讲解了整个捐献流程,尤其强调自己的决定关乎一个幼童的生命。儿子的善良勇敢让母亲湿了眼眶,那一刻,丁海梅觉得儿子长大了,他的内心足以撑起自己以后的人生。

大男孩的坚强后盾

作为外地来湘求学的学子,能够捐献人体造血干细胞,这对于他所在的城市及学校来说意义非凡。“学校也很支持我的选择,学院领导、老师、同学,甚至当地各界都给了我很大鼓励。”马欢说,此次捐献,他以为是个人的事情,没想到自己身后的力量如此强大。

6月30日,湖南工业大学在崇德楼一楼报告厅为马欢举行欢送仪式。株洲市政府、株洲市红十字会及学校各级领导出席,并号召全体师生学习马欢的大爱和奉献精神。欢送仪式上,株洲市红十字会还专门为马欢颁发了“红十字特别奉献奖”荣誉奖章,当地媒体也对马欢的事迹进行了采访报道。

圆满完成捐献任务

7月1日,马欢在母亲的陪同下赴长沙进行捐献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从7月3日开始,马欢每天分两次打动员剂。4日,他在打完第三针动员剂后,身体出现不适,学校老师得知后,立即从株洲赶往长沙看望。好在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对马欢精心照顾,使他很快调整好状态。

马欢说,从4月份接到通知后,他很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每天都进行适量运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吃饭也很注意营养均衡。

7月7日,马欢和母亲早早起床,8时赶到医院,9时整做准备工作,9时30分左右采集正式开始,直到13时30分结束。马欢说,采集过程中他感觉身体越来越放松,直到整个过程结束,他觉得自己不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通透了”。

说起当时的情景,丁海梅眼中含泪,她说儿子除了坚强还是坚强。“当最大号的针头扎进儿子的动脉血管时,他的手紧紧握住我的手,那一刻,我的心也好像被揪紧了。可随后儿子的笑容又让我释然了,毕竟儿子做的事情是无上光荣的。”

当天,湖南工业大学校领导为马欢提前过了20岁生日。8日,马欢将和母亲返回吴忠,他准备在这个假期考取驾驶证,好好陪在家人身边。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非常荣幸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他人,希望这名患者小朋友能早日战胜病魔。”马欢说,此次捐献之旅,将作为他20岁的生日礼物,也将成为他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记者黄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