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之后,为了支持西部建设,一些高校由东部迁到西部,形成了强大的西迁精神,既促进了当地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进步,也使自身得到快速发展,有的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的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的成为当地最高水平的大学。在我国发展史上,这些内迁高校以实际行动写了精彩篇章。
那么,到底有哪些高校是内迁的呢?人们普遍知道两所交通大学西迁,却不知道还有更多的高校西迁,下面梳理一下,以资纪念。
(1)1997年,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内迁秦皇岛。
1960年,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在齐齐哈尔成立,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1961年并入沈阳重型机械学院、兰州石油化工机械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4年,该校成立秦皇岛分校,形成南、北两校办学的格局。1997年,南、北两校合并更名为燕山大学,整体南迁秦皇岛市办学。
这所曾经的全国重点大学由于搬迁错过了进入“211工程”的机会,又错过了进入以“211工程”为基础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机会,可谓两误良机。不过,该校依然在特色学科领域保持着优势,具有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实力和机会。现在是河北省、教育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北专门出台文件,全力支持燕山大学建成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打造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大世界一流学科,确保下一轮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燕山大学是机械强校,2016年成为正式加入国际工程教育组织的两所大学之一,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建有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制造成形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极端条件下机械结构和材料科学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等高端研究机构。
在2020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中,由该校田永君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材料结构和性能的高压调控原理与技术”获得立项,直接经费1792万元。这是该校首次作为主持单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也是河北省首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由燕山大学和吉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以及浙江大学共同承担研究任务,燕山大学是“领班”,将“带领”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相关教师进行重大科研攻关,解决国家的重大需求。可见,燕山大学的实力。
(2)1964年9月,唐山铁道学院西迁四川。
1896年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创立,1905年更名为唐山铁路学堂,1906年更名为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1908年更名为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唐山铁路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
1921年北洋政府组建交通大学,总部设在北京,下设北京、唐山、上海三个学校,唐山铁路学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学校,1922年更名为交通部唐山大学。1928年2月改名为唐山交通大学,又先后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1946年8月,更名为国立唐山工学院。
1949年新中国成立,组建中国交通大学,本部在北京,该校更名为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50年8月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5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整合为唐山铁道学院。1964年9月,根据国家决定,迁至四川峨眉办学,1972年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总校迁往成都,2002年后形成“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即九里、犀浦、峨眉三个校区,共占地5000余亩。
该校是轨道交通方面的顶级高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A+)并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土木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七(A-)。学校建有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3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建立起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完备的学科体系、人才体系和科研体系。
学校在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轨、真空管道超高速等领域大力开展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构建了以世界公认的“沈氏理论”和“翟孙模型”为标志的铁路大系统动力学基础研究体系,科技成果四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在轨道交通领域,该校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第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该校正在筹建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这是一个大科学装置。
(3)1956年,交通大学西迁西安。
1896年,南洋公学创立,1905年更名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12年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北洋政府组建交通大学,总部设在北京,下设北京、唐山、上海三个学校,更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1922年更名为交通部南洋大学(这就是西安交大、上海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同源的依据),1946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
1956年,国家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7年大部分科系师生、档案文献、图书典藏迁往西安,又并入了西安动力学院和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部分专业,1959年定名西安交通大学。1956年7月,交通大学的相关科系和大连工学院造船系,在上海原交通大学原址组合为上海造船学院。后来,上海造船学院并入交通大学尚未搬迁的部分,并与筹办中的南洋工学院合并,成为上海交通大学。
由此看来,无论西安交大还是上海交大,都是在1956年之后合组其它高校而发展起来了,并非由交通大学独立传承发展起来。2000年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成为现在的西安交通大学。
西迁之后,该校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在抢占科研制高点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其中包括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第一个汽轮机、汽车制造、制冷与低温和压缩机专业,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等。
西迁之后,该校创造了30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41项获得国家三大奖,产生了数以千亿计的经济社会效应。学校依托学科与人才培养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政府、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该校创造的“西迁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创造了历史功绩,是巨大的精神财富。
(4)1956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重庆。
1956年,国家决定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重庆,组建上海第一医学院重庆分校,后来独立成为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2001年,重庆医大落户沙坪坝区,由华中科技大学对口支援,2002年并入重庆职工医学院、重庆中医学校。2008年,成为教育部重庆市重点建设大学。2015年11月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20年3月,获批建设省部共建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该校现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44个,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另有7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欧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的20个国家和地区的44所教育或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现有直属附属医院9所,其中的3所医院连续8年入选“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百强,是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唯一单位),这与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级别的平台。
(5)1950年,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
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设医、工和德文三科。1917年4月,改设为华人私立学校,12月更名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2年正式迁往吴淞镇,1924年5月更名为同济医工大学(5月20日被定为校庆日)。1927年8月,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原医、工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
1950年2月,为了支援中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往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中南同济医学院”。1954年10月,由武汉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与汉口协和医院合并的武大协和合作医院,成为中南同济医学院教学医院,随后更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为武汉协和医院)。1955年5月,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迁入武汉,更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现为武汉同济医院)。
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与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组建成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成立并挂牌。同济医学院现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护理学院、法医学系、生殖健康研究所以及11所临床学院。同济医学院是国内顶级医学院之一,拥有6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0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是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唯一单位)。
(6)1949年,东南医学院内迁安徽。
在上海,几乎无人知晓上海曾经有过一所私立东南医学院。然而在安徽,几乎无人不知在合肥有一所安徽医科大学。殊不知,追根溯源,安徽医科大学的“根”就是上海私立东南医学院。
1926年,郭琦元、汤蠡舟、缪澂中筹建东南医科大学和附属东南医院,校址在沪军营外马路363号,设医学专业,学制6年,首期招生170人。1930年易名东南医学院。当时,上海还有一所创办于1918年的南洋医学专门学校,1924年改组为南洋医科大学,1929年更名为私立南洋医学院,1931年3月奉令停办,200余名学生东南医学院,得以继续完成学业。抗日战争初期,东南医学院遭到毁坏,东南医学院师生学生参加救护伤员工作,并派出由36人组成的医疗队前往太行山区根据地救护伤病员。
1949年上海解放,12月该校整体迁往安徽怀远县办学,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1年8月27日,东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从皖北怀远迁至合肥市前大街(现长江路)。1952年,学校整体迁建合肥,当年10月东南医学院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78年定为省属重点大学,1985年12月改名为安徽医科大学,1990年成为第一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
学校现有梅山路校区、翡翠路校区、东校区(在建)、巢湖校区、阜阳校区等5个校(院)区,校园占地面积2086亩,设有研究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巢湖临床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人文医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第五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等18个直属教学机构 。
网友们,许多人只知道西安交大由上海内迁西安,有的还认为这是内迁第一校。然而,综合上述情况就会发现,一共有6所高校内迁,有的是整体内迁,有的是部分内迁,有的是二级学院内迁,但都是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社会需要,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内迁精神,是一笔巨大财富。安徽医科大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内迁第一校,不仅时间最早,而且是整体内内迁。不知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留言交流和进行补充!谢谢阅读与关注。
(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自科”项目:“双非”高校不再只是“跟班”,也可当“领班”!
“最牛”医科高校:19所大学具有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原卫生部直属的11所医科大学还剩下几所?它们的实力如何?
全国医药高校有多少?各省又是如何分布的?
被合并进985高校的医科大学日子过得怎么样?进步还是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