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山西 > 教育资讯

继公费师范生之后, 又有新的“定向生”推出, 同样是毕业即可入编

导语:“公费师范生”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是在2007年5月,那个时候,为了鼓励更多优秀青年投入到教育事业,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了“师范生免费教育”,并于同年秋季入学正式落实了该政策。

一直到2018年3月,“师范生免费教育”正式更名为“公费师范生”,并且把任教服务期调为6年,公费师范生的推出,既填补了乡村教育事业的空白,又缓解了一些家庭经济有困难的优秀学子的求学和就业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除了“公费师范生”以外,有关部门又推出了新的“定向生”,不仅在求学期间减免学费,而且也可以像“公费师范生”那样,毕业之后即可享受编制,这对于高中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

继公费师范生之后,又有新的“定向生”推出,同样是毕业即可入编

想要教育事业发展发展,就要有足够多的优秀师资力量加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但除了教师,我国在考古方面的人才也是极度缺乏的,就目前而言,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寥寥无几,招生情况也不乐观,从业人才也存在一定的空白。

因此“文物全科人才”定向培养,提上日程,文物全科人才,是由山西省文物局等5个部门联合开展的一种定向招生,面向全省117个县(市区)进行定向招生,预计5年时间定向招录600名专业人才。

顺利报考了文物全科人才的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减免学费、教材费、实习费等,并给予学生生活补助,完成学业之后,毕业生将被分配至山西省县(市、区)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工作至少从事5年的相关工作,并且可享编制。

今年的计划招生为120人,开设的专业方向分为考古学和文物建筑两个方向,每个专业方向招收60人,当然因为该定向招生计划时间为5年,所以,即便不是今年的考生,只要未来五年高考的同学,都是有机会报考的。

不仅入学不用花钱,毕业还不用忙于求职,这对于高中生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如果有对文物方面感兴趣的高中生,可以多多了解,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未雨绸缪”好过“亡羊补牢”,成为文物全科人才,未来可能会面临哪些挑战?

从优势来看,山西省推出的文物全科人才确实值得报考,但“未雨绸缪”总好过“亡羊补牢”,想要报考的考生,除了要考虑优势是不是足够吸引自己以外,更要提前考虑好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挑战,以免未来半途而废。

首先,最大的挑战,应该是未来的工作环境问题,既然还是文物相关类毕业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会是一些文物开采类工作,那么工作的地点,大概率就是在一些郊区,甚至是距离城市更远的地方。

其次,工作强度问题。笔者近期一直在关注“三星堆”文物开采的相关纪录片,看到里面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感觉确实是不小,所以报考了这个专业,未来实习工作,可能不能想着如何“轻松自在”。

最后,除了考虑值不值以外,想要报考的考生还要考虑,自己适不适合,涉及到文物的工作,不说毕业生专业知识多么优秀,但至少要是一个细心稳重的人,毕竟握在你手里的不仅仅是价值连城的文物,更是我国的历史和文化。

“文物全科人才”首次推出,或许是挑战也或许是机遇,你敢不敢成为那个吃螃蟹的人?

文物全科人才不像公费师范生那样,已经推出很多年了,值还是不值,已经有“前人”探路,文物全科人才是今年才首次推出的,所以很多考生内心还是有些打鼓,都不太敢成为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学费减免,毕业入编,基本上已经把大学生最为担心的两个方面,都完美地解决了,至于工作形式,毕业生能不能接受,其实这个要从毕业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了,如果喜欢这个领域,辛苦也将成为一种“乐趣”。

但按照现在的招生人数以及培养方式,再对比公费师范生来看,估计文物全科人才定向招录的录取分数线不会太低,所以不管考虑得再多,最后考生最后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笔者寄语: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不同的教育形式出现,考生以及家长们,千万不要还本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理念,错过了各种各样的机会,毕竟机会往往转瞬即逝,错过了就没有了。

话题讨论:你看好这个文物全科人才的定向培养吗?欢迎留言评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