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级

流利度和准确度哪个更重要? 现代英语课堂最流行的教学法

What people want to do through languag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mastery of language as an unapplied system.

欧洲委员会顾问David Wilkins认为人们运用语言的目的比掌握语言系统本身更重要。1971年欧洲委员会在瑞士启动的现代语言项目(Modern Languages Project)标志着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简称CLT)时代的开始。上世纪六十年代,通信技术与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让“沟通”和“交际”成为风靡一时的热词,语言学家也不甘寂寞,关注的焦点从语言系统本身转移到语言与社交之间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术流派。

1966年Dell Hymes首次提出了语言交际能力的概念,大意就是语言表达的5W1H,该不该说(Why)?在什么时候(When)何种场合(Where)用哪种方式(How)和谁(Who)说些什么(What)?以交际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大纲不仅承载了传统的语法结构,同时兼顾了诸如交流目的、交流者之间的关系等各种影响语言选择的语境因素。

交际能力概念的提出为交际教学法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欧洲委员会启动现代语言项目后的数年间,大量以交际法为教学特色的教材被编写出版,使得语言教学的目标逐渐从准确度向流利度倾斜,课堂互动的质量和数量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由于交际法是一种相对开放的教学模式,所以在课堂实施上没有特别严格的操作流程,Scott Thornbury把它大体归纳为两种风格:强交际和弱交际。所谓“强交际”就是从课堂导入到训练巩固,整堂课自始至终都是让学生在各种交流中去完成,它遵循流利度优先的原则,让学生尽其所能先进行交流,然后给予反馈。不过老师们很快发现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学生事先缺乏足够的语言输入,学习效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于是“弱交际”模式逐渐产生并取代了“强交际”模式,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熟悉的交际法(CLT)。

“弱交际”模式把课堂活动分成了两大部分:前交际活动(Pre-communicative activities)和交际活动(Communicative activities)。后半部分基本类似,而增加的前交际活动侧重于语言知识的输入,有效弥补了“强交际”模式下的学习效率问题。如果仔细分析教材大纲,我们能看到今天很多英语教材的单元结构都是遵循这种模式编写的:

第1课:主要讲解单元语法要点并引入相关词汇。

第2课:在上堂课的语法基础上着重讲解单元词汇。

第3课:着重训练听说。讲解对话中经常用到的表达方式及交际策略,然后通过听力活动强化语言知识点。

第4课:在前三课的基础上重点培养读写技能,有条件的话可以再增加额外的听说活动训练。

当然在课时安排上可能不止4课时,今天很多教材会更加细致,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顺序可能也会有所调整,但总体策略是一致的。另外,交际法由于涉及大量的课堂活动,所以对于座位的安排也是有很多讲究的,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参考我们之前发表的专题视频:英语课堂安排座位有学问

关于“弱交际”模型的详细讲解,可以参考张敏老师在「英语教学30法」中给出的这个示例。

交际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成熟并广为接受,外语老师们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法兼顾了语言学习两个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准确度和流利度。同时,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把交际能力作为语言技能相对重要的目标,而无须达到母语学习者同样的精通,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控制性练习的束缚,使用更加灵活丰富的交际手段,让语言交流更加真实有意义,课堂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在实践中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可操作性。

以上部分内容摘自国际英语教学大师Scott Thornbury编写的《英语教学30法》,这本书中他以不同教学法的共性特点进行分类,从五个维度系统梳理了国际上主流的30种英语教学法。张敏老师在Scott原著基础上通过讲解+举例的方式,帮助老师们彻底理解这些教学法的概念、特点、适用情境,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为英语老师的日常教学提供参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