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云南 > 教育资讯

最受05后欢迎的10大理工科专业, 家长表示出乎意料, 那人文科呢?

一转眼最大的00后现在都已经21岁了,有些甚至已经大学毕业了。人们印象中的00后,还是一群浪漫主义色彩浓厚、啥都不懂的毛头小子或毛头丫头。但实际上,现在还算是臭小子、小丫头的00后,严格来说属于05后。

目前,年纪最大的05后已满16周岁,正处于刚上高中或高二在读的阶段。三岁一代沟,现在的05后小朋友脑袋里在想什么,新世纪之前出生的大朋友也不一定知道。那你知道最受05后欢迎的理工科专业和人文社科专业都是哪些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最受05后欢迎的十大理工科专业

按照20-30岁青年朋友的想法,理工科专业自然是要挑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未来发展好的、薪资水平高的专业,不然对不起学理工科所耗费的脑细胞,但05后的小朋友们可不这么想。

据统计,05后最喜欢的10大理工科专业分别是:心理学、法医学、数学与应用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制药工程、药学、药物制剂、刑事科学技术和基础医学。由此我们能发现,90后喜欢的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均不在列。

最受05后欢迎的十大人文社科专业

对于90后、00后05前的同学而言,人文社科的专业相对而言没那么有吸引力。但这其中依旧少不了部分报考率非常高的人文类专业,比如:师范类专业、语言类专业。尤其是师范类专业,从以前到现在一直都属于爆火的大专业。

但在05后的很多学生眼里看来,师范类专业根本没有任何新引力。据统计,最受05后欢迎的人文专业有: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英语、翻译、商务英语、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国际教育、古典文献学和侦查学。

最受05后欢迎的理工科和文科专业,均属家长意料之外

家长普遍追求稳定、体面,90后喜欢的计算机类专业、医学类专业、部分师范类专业虽然也不太讨家长喜欢,但至少可以理解。结果,现在05后喜欢的专业,实在是让家长搞不明白。

比如,05后喜欢的心理学、法医学、统计学着实让家长接受无能。心理学就业方面不咋地、法医学要接触尸体、统计学不仅就业发展一般还很难学!而05后喜欢的人文专业前三全都与历史、文物相关,这更让家长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05后的孩子会对以上专业感兴趣?

01受影视作品、各类小说的影响深厚

无论是05后的学生还是90后的学生,在十六七岁的花季雨季里,都充斥着大量浪漫主义想法。该阶段学生不太受现实的干扰,又很容易受外在的影响,而影视作品和各类青春文学自然会该群体产生一定思想侵蚀作用。

比如,之所以05后会对法医、刑事科学与技术感兴趣,很大的原因是这两年的刑事题材青春电视剧比较流行,期间以法医为主角的影视作品更如雨后春笋般增加了不少。

02受近年流行潮流的影响

初高中时期的学生是最容易被潮流影响和引导的,近年来,我国在古墓、文物方面的发现巨大。比如,三星堆在今年上了好几次热搜,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是引出了不少神秘猜测。

而十几岁的小孩子正处于对神秘事物高度感兴趣的阶段,自然会错把这种一时起意的兴趣当作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如果今年上热搜的是另外一个神秘事物,那这一代05后感兴趣的专业必然也会变成与之相关的。

03受自身浪漫主义幻想影响

人对于自己的能力向来都是高估的,而十几岁的学生则是在这份高估中还带上了几丝天马行空的浪漫主义色彩。比如,笔者是一个不太擅长理科的人,却在看过美丽的天空后,误以为自己对天体物理有高度的兴趣。

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浪漫主义的色彩,并非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而是青春期的孩子天生就会拥有的脱离实际的想象。

04国民经济水平提升,学生可以更加注重个人兴趣

在80后、90后这一代的志愿填报中,绝大部分学生最看重的都是未来发展、薪资水平,一般不会过度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但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不再需要“万事均以未来的薪资水平来定夺”。

如此一来,学生可以更加重视自身的兴趣、追求自己更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需要像以前一样“以钱为标杆做选择”。

怎样才能引导孩子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

01多带孩子见见世面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在假期的时候带着孩子去旅游、看看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与现状。了解的多了,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就少了,更能从实际出发去做选择。

而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不那么好的家长,则需要自己通过各种网络渠道了解各行各业的现状、发展和工作内容,再如实地告诉孩子。总之,脚踏实地的前提,是能对“地板”有基础了解。

02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处于青春期或从小被娇惯着长大的孩子在做专业选择方面,会过度看重个人兴趣和想法,对学习的难度、发展的难度有种“迷之自信”。如果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这一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总结

以上就是现在的05后比较喜欢的专业的介绍啦,想必大部分家长都不太接受这份“专业清单”吧!父母可以试着了解一下自己孩子的兴趣,再根据孩子想法,做一些合理的引导和调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