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浙江 > 教育资讯

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基地公布, 北大第一, 南大、复旦、浙大居前

11月29日,第三批89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公布,加上此前两批199个基地,目前共有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公布,北京大学?以高达19个基地一枝独秀,位居第一。

2018年9月,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中科院、中国社科院和中国科协等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经过5年的努力,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更加完善,培养机制更加健全,计划在高校中设立培训基地。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五大学科基础上,增加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共计达到17个学科(后增加了力学,达到18个)。

2020年9月,首批104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公布,分布在30所高校,以传统的985高校为主,也报考华中农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南京工程信息大学等高校;2021年2月5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基地,共计95个,分布的高校有所增加;2021年11月29日,共计89个基地,由此,3年来基地共计288个,比此前公布的260个基地的计划有所增加。

与前两批基础明档相比,第三批基地的高校更多、分布面更广,多所非双一流大学和师范大学入选。“大树成长营”简单整理各高校基地分布情况。

一、北大以19个基地达到全覆盖

在2020年9月公布的第一批基地名单中,北京大学有7个学科基地入选,分别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基础医学、中国语言文学,是第一批中获批基地数最多的高校。

2021年2月5日公布的95个基地名单中,北京大学再次以6个基地,仍是第二批名单中基地数量最多的高校,分别是:力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地理物理学、哲学和历史学。

11月29日公布的89个基地名单中,北京大学又一次以6个基地居优,这些基地分别是:生物科学、天文学、地质学、心理学、经济学和药学。

在三批基地名单中,北大共计19个,占总数的6.6%,占以见北大在各学科的实力,囊括了所有学科范围(生命科学在第一批和第三批中都出现)。

二、南大、复旦、浙大位居前列,清华“吃亏”

在前二批公布的基地名单中,南京大学仅次于北大排在第二,第三批中增加了2个学科,分别是物理学和历史学,总数达到14个基地,位居全国第二。

复旦大学此前两批共计有10个拔尖基地获批,排在第三,这次新增了计算机专业,总数为11个;浙江大学在前两批中共有8个拔尖基地获批,这次新增了3个,分别是:哲学、历史学和药学,和复旦并列第三。

相比而言,更侧重理工科的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比较“吃亏”。在第一批基地名单中,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开大学各有6个基地获批,中国科大则是5个;在第二批基地中,清华增加了哲学,上海交大则没有新增,中国科大增加力学、天文学和计算机科学;在第三批基地名单中,清华大学增加了经济学,上海交大则增加了力学。由此,清华大学共计为8个基地、上海交大为7个、中国科大为8个基地。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北京师范大学第三批没有新增基地,但此前两批各有5个基地获批,共计达到10个基地,在总数上位居全国第五,超越了多所C9成员名校。

三、师范大学30多个基地入围

在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中,多所师范大学入围,共计超过了30个基地,获批最多的无疑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北师大以10个基地超过多所双一流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也排在前列。

在这次公布的第三批名单中,首都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数学学科,华中师范大学的物理学,还有东北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生物科学,更有地方高校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基地入选。

毕竟,师范大学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要阵地,加强师范类高校基础学科的建设,将让更多的中小学生直接获益。

从三批入选的70所高校来看,包括包括综合、理工、师范、财经、医药、农林等多种类型,涵盖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高校。随着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机制的健全,将有助形成高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一批勇攀科学高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将崭露头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