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马上评丨零食“学历打假”, 不能再碰瓷大学了

不少网红食品宣称是农科院或农业大学研制的,真的吗?不久前,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查询发现,一款“翻天娃辣条”打着“农科院”“农业大学”的旗号,但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并未授权。上海辟谣平台调查发现,日用品、培训等行业同样存在“假学历”,上当的消费者不少。

商品营销也要“傍学历”,为的就是博取消费者的注意力和信任。有关商家深知,在产品上打上某某高校研发的标签,就能营造出高科技、高品质、质量有保障的形象,甚至让消费者产生商品运用某种“先进技术”的错觉。这一招数并不新鲜,甚至人们早已对此祛魅,但在互联网垂直类目的销售模式下,商品“假学历”又有抬头之势。

但是,未经高校或科研机构允许,自行在商品营销中宣扬“清华研发”“中科院研发”等内容,显然涉嫌虚假宣传。实际上,一些打上名校标签的零食、农产品、保健品等,并没有他们宣传中的“黑科技”。有的产品,也许确实使用了研发单位的部分成果,但是,能不能使用科研成果是一回事,能不能使用打着研发单位的旗号进行宣传则是另一回事。

类似产品一旦“货不对板”,就会损害有关高校声誉,让科研工作者百口莫辩。此前,一款宣称“中国农科院与张家口农科院燕麦专家多年研究成果”的“高膳食纤维食品”,经检测发现营养成分实测值不达标,有关科研机构不得不澄清产品与其无关。科研工作者在繁忙的科研任务之外,还要应对如此“锅从天降”,令人又好气又无奈。

一些具有名校学历的创业者,也想着利用名校的品牌进行营销,既透支了自己的学历,也辜负了母校的培养。此前,美容产品品牌“五个女博士”就因误导公众被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开打假。学历是自己的,但母校的招牌是属于学校的,更是属于公共利益的。如果仅仅因为毕业于某所学校,就打擦边球蹭母校的流量,恐怕就有点“欺师灭祖”了。

面对有泛滥之势的商品“假学历”现象,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当然要积极维权。如今,科研成果转化已成为科创领域的热点话题,科研机构、科学家与企业合作开发一款面向市场的产品并不少见。在科研成果面向市场转化的过程中,高校更要重视品牌建设,悉心呵护自身的声誉,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高校的主业毕竟是科研和教学,治理商品“假学历”现象,还有赖更加严密的市场监管。对于来自消费者和科研机构的举报,市场监管机构要积极受理,对违反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的商家进行处罚,督促平台对虚假宣传的商品进行下架处理。从根本上来说,对于打着高校名称进行营销的行为,应当建立一套普遍性的规则,限制夸大表述,杜绝恶意“碰瓷”。

一些商家之所以在营销中打“学校牌”,也是看到了创新的重要意义。但是,创新不是单挂在嘴上的,而是通过消费者的体验和口碑进行验证的。换言之,产品使用了什么技术概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费者是否从创新中受益,并因此对商品产生认同。其实,就像学历不会限制人才长期发展一样,一款商品从爆款到常销,说到底不靠“学历”看实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