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

高考倒计时, 别让“考前焦虑”左右你的发挥!

高考是一场战役、是一场挑战,但同样也是一种机会!距离2021年高考越来越近,如果你发现孩子越来越焦虑疲惫,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你和孩子有所帮助。

又是一年升学季!每年这个时候,困扰考生最多的,不再是对知识点的疑惑,而是对高考的【恐惧】。一位心理学家曾说:“每年“考试焦虑”几乎是高三学生前来求助最多的问题。”

考前焦虑已经变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有些孩子处理地好,焦虑会变成他继续前进的动力;有些处理不好的孩子,却很容易被这样的情绪所影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高考“发挥失常”。

案例分析

同学莉莉的成绩在年级里排在中等,老师们都说她表现很好,学习踏实认真,平时小测成绩进步明显,按理说高考不必过于担心。

但不知怎么,莉莉一到月考就失利,完全发挥不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临近高考,莉莉的考试焦虑更严重了。

她说:考试前她总是担忧自己发挥不好,白天没胃口,晚上睡不着,时时刻刻想的都是“要考试了,怎么办!”;上了考场,她紧张到发抖,始终平静不下来,有时周围笔掉下来的清脆声或是翻卷子的沙沙声,都让她异常烦躁。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莉莉好久了,莉莉害怕自己高考的时候也是这样,越担心,焦虑感越重。

考前焦虑到底应该怎么办?或许你跟莉莉一样,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有着异常的紧张感,那你不妨试试小达的建议:

“六招”克服考试焦虑

一是掌握一些紧张心理调节法:积极暗示法、深呼吸调整法等。

二是自信面对考前焦虑。自信是每一个考生需要的必备武器,考生应该靠增强自信来抵御消极情绪,只有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摆正位置树立信心,才能摒弃焦虑从容应试,取得佳绩。

三是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如果对考试的结果期望过高,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就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心理,应该进行适当调整,客观分析自己的学习成效,确定比较恰当的自我期望。

四是努力调节自身,酝酿积极情绪,化压力为动力。在大量的复习做题之余,要学会适当放松。哼哼歌,走走跳跳,和朋友一起聊聊天,都能有助于缓解压力。

五是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高考具有局限性,一次考试并不能得出对学业的完整评价,更无法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高考学子完全可以告诉自己只要尽力就行了,就问心无愧了,重过程轻结果。

六是每天运动一小时。运动是消除焦虑最好的办法,只要让孩子每天运动一小时,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都会远离焦虑。“八减一大于八”,是说在八小时学习过程中抽出一小时进行运动,会比八小时全部学习收效大。

试着尝试上面的方法,说不定真的对缓解自己的焦虑有作用。除此之外,小达认为,参加高考的每一位考生都应该调好这“五种”状态 :

调节好“5种”状态

1.思想状态:思想上虽然要高度重视,排除干扰,全情投入;但也不要过度关注高考结果,注重高考过程,做好眼前事,不必过于担心未来会怎么样,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

2.学习状态:目标清晰,知己知彼。忙而不乱,科学有序。短时高效,主次分明。

3.心理状态:不骄不躁,平和冷静。紧张中有放松,压力下会调控。

4.身体状态:精神饱满,身强力壮。每天坚持课外身体锻炼,及时消除疲劳,及时给大脑补氧。不少家长孩子都会忽略这一点,但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能让自己在高考中正常发挥。

5.生活状态:饮食卫生,营养均衡,不吃过于辛辣和油腻的食物。保证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不熬夜,调节好生物钟,合理利用好课余时间。

最后,高考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面对即将参考的孩子们,家长可以帮助他们做点什么呢?小达给大家一些建议:

备战高考

离高考越来越近,家长应努力营造一个温馨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不要刻意制造一个一切为了学生的高考紧张沉闷压抑的氛围,少谈考反而有利于高考;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常心、平静心、理解心、爱抚心、激励心、信任心;

高考快乐,快乐高考,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复习方式、尊重孩子的应对策略,只要学生是对的就可以。

家长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慰学生应对各种烦恼,如:记忆力下降;水平不升反降;考场紧张;压力和焦虑等。

家长要做“信息采集员”,及时准确收集信息,同时也要做好志愿填报相关准备。

总之,面对高考,我们努力做到最好,但也不必害怕“不好”。未来不会因为高考就一定成功,也不会被高考所摧毁。高考前夕,家长朋友们要帮助孩子对心理、生理、复习进行科学高效地完善与修正,让孩子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