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

高考“迷惑行为”: 家长们玩出的“梗”, 王建国看了也会直呼内行

高考的这几天,街上穿旗袍的人是真的多。

为了图个“旗开得胜”的彩头,不少考生的家长都着实精心装扮了一番。

不过,穿旗袍只是算是“基本操作”。

因为你要是仔细拢拢的话,会发现为了这场“应援”,家长们已经在“吃、穿、用、住”上,全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那画风,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就是场内“严肃紧张”,场外“老铁整活”。

高考“应援服”,没那么简单

求彩头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心理暗示至少也能缓解下焦虑。

不过,穿旗袍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在颜色上你就得“成体系”。

第一天要穿红色,寓意“开门红”,第二天得穿绿色,寓意“一路绿灯”,第三天灰黄相间,寓意“走向辉煌”

其次,旗袍的叉开多高也有讲究。

毕竟“旗开”才能“得胜”,所以不少人都觉得叉开得越高越好。

旗袍的叉能开多高?理论上是能开到领子下面的。

但我是不建议那么做。

因为即便是抛开道德只谈美观来讲,那看上去,也会跟一前一后披着俩个门帘子似的。

妈妈打扮完了,爸爸也得“重视”起来。

咱就不提那也穿上了旗袍,画风诡异的各种父亲了。

就算是穿着“普通”的马褂,希望孩子高考能“马到成功”的,也能把场景搞得跟乡村戏班子似的。

不仔细看的话,可能有人还以为是《唐伯虎点秋香》要拍续集了。

除了外衣之外,内衣也得安排上。

紫色是“基本色”,因为要取“指定能赢”的谐音。

就别说那些印有“金榜题名”“√”的紫色内衣了,就算是纯紫色的,也一度卖到了脱销。

我觉着要是按照这个逻辑的话,那银色的和铁质的应该也有销量。

毕竟“银定胜天”、“铁定能赢”啊。

安排完了穿之后,不少家长还准备好了“道具”。

比如手举向日葵(一举夺魁),甘蔗挑香蕉(有蕉一日,掂过碌蔗)

你要是站在考场外的话,放眼望去,那真是琳琅满目、物产丰富…哦不,万紫千红、人山人海!

吃和住,一样也不能差

除了穿衣打扮之外,考生在吃和住上,也都有讲究。

其实在很多年前,江浙一代就时兴起了一种叫作“状元糕”的糕点。

好不好吃我是记不得了,反正这股风潮,很快就辐射到了安徽及其他周边省份。

到了今天,光是状元糕显然已经不够用了,在谐音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家长们,已经把彩头融到了各种食材里。

比如说吃猪蹄,为的是取“金榜题名”的含义;吃粽子,求的是“一举高中”的吉利。

吃甲鱼,图的是“独占鳌头”的顺利;吃鱼肉,盼的是“鱼跃龙门”的跃迁。

哪怕你就只是喝个粥,那也得叫“万事粥(周)全”

当然了,也不是什么菜都适合当“状元菜”的。

比如说南方人叫篙瓜的菜,北方人就叫茭白(交白卷),至于挂面和韭菜,那更是碰都不能碰。

除了吃之外,住也得住得“好一点”。

有些离考场比较远的家长,专门给孩子在考场附近订下了酒店。

酒店当然也很“懂事”,有的不仅把房间名改成了“高考房”,甚至还干脆就直接把房间门牌号临时改成了985和211。

唯一不足的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发现有门牌号叫“双一流”的。

各拜“谐音佛”

相比于高考之前,家长们去烧香拜佛来说,学生们拜的“佛”就简单多了。

有拜葛优的(各优),有拜余文乐的(语文乐),有拜李宗盛的(理综胜),有拜迪丽热巴的(地理热吧)

这谐音梗玩的,估计王建国看了都得直呼内行。

不过,这里面也有拜错了的,因为在此之前,我看到不少人都在拜文殊菩萨。

但是后来一查才知道,文殊菩萨是开智慧的,文曲星才是管考状元的。

我觉得吧,要是实在怕拜不准,不妨听听《第九交响曲》,因为至少“贝(被)多芬(分)”,还是不会有什么歧义的。

写在最后

这几天,对于网上那些求彩头的新闻,有不少人的评论都是“离谱”。

毕竟说来说去,这都有不少迷信的成分在里面。

不过话讲回来了,其实那些整活的家长们,自己心里也清楚这没什么用。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也只是为了用心理暗示,来缓解自己的焦虑,用力所能及的行为,去表达美好的祝福。

在我看来,这无可厚非。

毕竟,这场考试实在是太重要了。

虽然对于条件优渥的孩子来说,除了高考之外也有不少选择,但是对于那些离“罗马”太远的家庭来说,高考,就是他们为数不多的机会之一。

所以,只要没影响到别人,我们也不该去过多地对这些迷惑行为指指点点。

而对于考生来说,即便是若干年后你已经记不得当年高考考了多少分,可能也会记得自己在高考时,父母为了自己的前途,求过的那些彩头。

趣谈教育新鲜事,大型表情包工厂。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欢迎关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