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

高考地理考点之热力环流与风

热力环流

( 1)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形成过程:

素养设问

下面的热力环流图中 ,高压的气压值一 定高于低压,这种说法正确吗?

参考答案:不正确。气压高低的比较是基于同一海拔基础上进行的,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压一定大于丙、丁两地。甲地气压高是相对于同一海拔的乙地而言,丙地气压高是相对于同一海拔的丁地而言,图中四地的气压值大小是:甲>乙>丙>丁。

(3).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海陆风

白天,在同一水平面上,陆地气温高,形成低气压;海洋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在水平方向上存在气压梯度力,大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运动(即从海洋向陆地运动)。夜晚反之。

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山谷风

影响: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城市热岛效应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消耗大量矿物燃料,释放出大量人为热,因而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城市上空空气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称为城市风。

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风的形成

风力大小的分析和描述(重点)

水平气压梯度力: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降水多

距高压远近:距离亚洲高压(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

摩擦力:地面平坦开阔,风力大;海面上风力大

植被:冬季植被少,风力大

地形起伏:高原起伏和缓,风力大;山谷口,狭管效应,风力大;地形(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