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级

我, 在美国教中文, 包饺子, 看看美国人是怎么学习中国文化的

讲述:杨竞欧

整理:肖寒先生

我叫杨竞欧,在国内是一名英语老师,在美国是一名中文老师,在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突然发现,语言的输出,高于一切,因为大家都是从文字了解外面的世界,但是我更希望自己是一名中文老师,因为这可以输出我们自己的文化。

1985年,出生于东北农村,和很多东北男孩一样,从小喜欢玩雪球,更喜欢看二人转,但小时候的我,英语成绩很差,可能和教育有关,因为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才接触英语,不像现在的小孩子,幼儿园就可以学习英语。

中考成绩出来后,59分的英语成绩,直接拖了后腿,这让我痛定思痛,决定在高中三年,一定要把英语学好,不拖高考的后腿。

高一的时候,第一次在外面补习英语,昂贵的学费,很舍不得,但父母即使心疼,还是愿意支付这笔钱,所以在那个时候便发誓,一定要用英语,在未来赚回曾经花费的钱。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三年的学习,在高三模拟考试期间,几乎每次都能考一百多分,这不仅让我找到自信,更觉得自己可以通过一门语言在未来谋生。

读大学的时候,没有过多的考虑,直接选择了英语专业,这对我来说不是挑战,而是为了谋生。

现后通过四六级,毕业后,我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在国内教学了十来年,每次上课学生都会“咦”的一声表示欢迎。我觉得学习一门语言,虽然重要,但不是唯一,更多的是学习在国内应该怎么生存的知识,大部分孩子是无法走出国门的,而且英语的用处并不是很大。

我的同事有很多是外国人,要说专业知识,其实和国内相比,还是差很多,但他们仅仅依靠自己国家的语言,就能在中国拿到高工资,这让我心里很不爽,也许是受到这方面的触动,我决定前往美国,做一名中文老师,让他们学习中文,赚他们的钱。

后来,我去了美国,不仅教中文,还教中国文化,比如包饺子,炒菜,做火锅,品尝中国的小吃……

要说美国人学中文,那叫一个凄惨,倒不是说他们笨,而是中文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我就是用中文,一天天的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因为在他们的文化认同中,全世界都在学英语,觉得自己就高人一等。

但当了我的中文班,每天教得不多,也就20个词语,但就这20个词语,足够他们消化24小时,甚至都无法理解表面意思。

要说写汉字,那更是难上加难,我并没有像其他中文老师一样,让他们用圆珠笔写汉字,而是用中国的传统书写笔:毛笔!

其实说到毛笔,自己都有些惭愧,毕竟自己都写不好,更何况教一个外国人用毛笔写汉字了,但为了让自己显得敬业,还是学习了半年的书法,却是提高了很多。

中国文化不仅是文字,更多的是文字体现的内容价值,每次讲解汉字的时候,都会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用一件事来向他们讲解,这更令他们感到糟糕。

我的美国学生中,最小的五六岁,最大的六七十岁,年龄无关紧要,主要是他们能够学习中国文化,认知到中国文化的魅力,这才是最主要的,为了让他们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每周末,都会有大讲堂,讲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传统习俗。

通过几年的教学,我发现一个特点,很多人从此爱上了中国文化,比如喜欢穿旗袍,穿汉服,甚至喜欢吃中国的美食。

有时候觉得这就是我的成就感,因为我想要的目的达成,不能一昧的让中国人效仿美国文化,有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去教美国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还不够自信给外国人教吗?

用一半英语,一半中文教学,我觉得这是目前能做的,毕竟学习中文的外国人还是很少,即使有很多的孔子学院,但不足以形成一种文化逆袭,还需要更多中国人走向这方面的教学。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学英语是为了谋生,教中文是为了祖国文化的输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