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

高考作文仅6分, 因“炫技”字体破格录取, 可导师评价: 成不了才

文|教育共识(原创文章,禁止搬运抄袭)

用6分高考作文,搏来一个985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不得不说,这通操作让这位考生“赚大了”。

高考作文仅6分,因“炫技”字体破格录取,可导师评价:成不了才

年年都有不少高考作文“走红”,除了写的特别好的“满分作文”,还有不少剑走偏锋的“另类作文”,比如文笔老到又晦涩难懂的《生活在树上》,满是骈文古句又寓意深刻的《赤兔之死》。

在这些作文的花式“炫技”的背后,其实还能看到这些考生的强大的文学储备和思维方式,毕竟在高考这样的场合,没两把“刷子”,还真不敢玩这样的“花活”

不过在四川成都的高考卷中,却出现了这样一篇让人看不懂的作文,倒也不是文章意义有多深沉,而是真的每一个字都看不懂。

这篇文章似乎每一个字都不是汉字,从阅卷老师到组长没有一个人能给出答案。

但高考作文并没有规定,不可以使用标准简体以外的字体,为了高考的公平性,阅卷组的老师并没有“草草结案”,而是向古文字的专家进行了求助。

专家在看到这样的作文时,也有些意外,因为文章中并不是简单的一种古文字,而是夹杂了金文、甲骨文、篆体等难以看懂的多种古文字。

而这样的作文却是一位高三的学生写出来的,这位考生显然对古文字有一定的研究,是难见的“偏才”“怪才”,若是能加以引导,为国家古文字作出相当突出的贡献也不一定。

就当老师和教授以为发现了“金子”的时候,现实却有了反转,原来这篇文章在翻译过来后,写的内容竟然是跑题的。

结局属实有些哗然,费了半天劲,都惊动高校教授了,结果却是一篇没啥实际意义的文章。

阅卷老师最终给出了6分的成绩,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篇6分的作文,却为他搏出了一所985大学。

这篇作文的作者是考生黄蛉,而这篇文章也是黄蛉“刻意为之”,希望以这种“炫技”的方式来引起阅卷老师的关注。甚至认为自己被“破格录取”是理所当然的事。

信心满满的黄蛉主动拜访了湖南大学和复旦大学,但两所学校均认为,黄蛉的古文字水平还处在业余的“爱好者”阶段,而且相比名校录取分数线来说,黄蛉428分的成绩也确实有点太低了。

最终,黄蛉进入了四川大学,以“双特生”的身份,在四川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学习。

以6分的作文成绩,428分的总成绩博得了985大学的“入场券”,不得不说,黄蛉的“如意算盘”确实打响了。

四川大学对黄蛉也是很重视,除了公共课程以外,四川大学还特意返聘了古文学专家何崝教授来一对一授课。

本来这样的培养,是其他学子求都求不来的特殊待遇,但黄蛉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返聘的老教师在带了黄蛉两年之后,就毅然决然的向学校递了辞呈,称:这个学生我教不了,太浮躁,基本功也不扎实!

在进入古文学专业学习后,黄蛉却表现出了相反的态度,对古文学并不感兴趣,甚至还表现出了不屑的态度。

何教授给他指定的专业基础教材,黄蛉并不认真学习,而是把功夫都放在了一些于古文字研究不大的书籍上,导致何教授教育之路异常艰难。

或许黄蛉已经忘了四川大学对他的“惜才”之情,自身傲慢的性格没有珍惜学校给他提供的良好资源,自己的“锦绣前程”也渐渐没落

不管怎么样,再有才华的人也要扎扎实实的做学问,拿出和“傲慢”相匹配的才华来,总不能“投机取巧”剑走偏锋的过一辈子。

PS: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