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

“双减”之后教师工作时间延长? 教育部回应: 探索教师弹性上下班

封面新闻记者粟裕

12月2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双减”工作情况。针对“双减”工作实施以来,有教师反映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压力增大,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会上回应称,要积极探索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根据教学安排,学校要统筹好三点半前和三点半后老师的工作安排。

吕玉刚表示,从组织上教育部门,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要努力去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做到不要让老师的负担过重。要按照编制把教师补充到位。老师如果缺很多,无形中老师分担的责任就重一些,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把该补的老师要补到位。

他指出,积极探索推行教师的弹性上下班上午、早晨有课的,那就早来一会儿,下午就可以早走一点。上午开始没课的,晚来一点,下午就多参加一点课后服务工作,晚走一点。“因为老师也有家庭、也有孩子、也有其他的一些活动。当然,我们也要鼓励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继续发扬人民教师的崇高精神。”

他还表示,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吸引一些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参与学校工作。由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去遴选,包括一些有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的专业人士,经过遴选之后,认定有这个条件,遵守一些基本制度,能够较好地履行课后服务的工作任务,可以把这些有品质的机构和专业人士引入到学校来。

“经过教育部门统一遴选若干个,然后提供给学校去自主选择、去使用,收费要符合相关规定,这样通过多种途径来减轻教师的负担问题。”吕玉刚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