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德校长讲话火了, 普通人家要不要“鸡娃”? 见解独到且暖心

“鸡娃”指的是父母给学生“打鸡血”,为了学生能读好书,考出好成绩,不断给学生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让学生去拼搏的行为。

数据显示,“鸡娃”多发生在北上广深等中产阶级家庭,还有很多希望学生能够靠着学历,改变阶层的家庭中。

关于“鸡娃”好不好,到底学生要不要成为鸡娃,不同的家长也有着不同的看法。网上关于鸡娃不通的专家,也有不同的见解。

其中,德校长的见解火了起来,引起很多家长的共鸣。针对的不是普遍鸡娃的高压家庭,而是针对普通家庭,我们来看一下吧。

德校长讲解对于普通家庭“鸡娃”的看法,真实又暖心

我们先来看一下德校长是什么人,德校长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一直致力于教育30年,是9所学校的校董,校长。在美国,中国和韩国都有学校,对学生教育领域有自己的见解。

德校长认为,越是普通人家的学生,越应该接受鸡娃教育,未来才更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阶层。学习是普通人家学生,想出人头地最好的方式。

这和部分家长的观点有一些出入,有声音说普通家庭不要鸡娃,实在不行就上高职。像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都是辍学了,最后都很成功。

有这种想法的是只了解了其中的一点,真实的是,美国高考总分1600分,比尔盖茨考了1590分,扎克伯格满分。能说他们后期的支撑,不是前期铺垫的结果吗?显然不能!

比尔盖茨的父亲写了一本书,说从小就给比尔盖茨安排各种兴趣培训班。他从早教开始就是鸡娃的代表,但是后来人们只给他贴上辍学富豪的标签,且少有人了解他从小就是多角度的鸡娃代表。

我们普通人家的学生,虽然达不到比尔盖茨的高度,但是数据显示在国内大学毕业的学生,平均比高中毕业人多赚了143%。

这里不排除那些中途辍学,后来创业成功,或者学了一定的手艺,靠手艺吃饭也实现月薪过万的人。

即使算上这些低学历但是生活条件不错的学生,整体的平均收入仍然偏低。低学历暴富是个例,并不是常态。

很多家长看后也是直呼暖心,一直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现在忽然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我们看到的也只是德老师的一个观点,至于是不是认同,还要看具体家庭具体分析。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适合学生的成长方式最重要

鸡娃其实不管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对于家长来说,都不轻松。甚至很多家长都懒得去鸡娃,因为自己也很累。有家长会心疼学生,这都无可厚非。

每种不同的选择,都是家长的想法和对未来的定义不同,并不能直接地表明学生未来发展的好坏。鸡娃可能把学生焦虑感拉满,承受能力差的学生,直接就崩溃了。

放养的学生也可能没有紧张感,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后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所以每种教育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家长要根据自己家情况,和自身性格酌情选择。

为什么说要根据家庭状况选择呢?其实鸡娃并不简单,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花费不少金钱,去堆积学生的兴趣爱好。不然那些幼儿园时期,就一口流利外语的学生,都是在家靠家长给讲单词学会吗?不太现实。

家长的性格是决定鸡娃与否的关键,很多家长本身并不在意名利。希望自己家小孩子未来能够安安稳稳的念书,快快乐乐的长大,毕业之后过着最普通的小日子,就满足了。

这样的家长本身比较佛系,想要让他们创造鸡娃,也不太可能。鸡娃的家长普遍是自身焦虑感比较重,之前为什么说多数是一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家长,比较容易培养鸡娃就是这个道理。

平时生活环境压力比较大,同时这波家长通过自身的学历和努力,实现了阶级的跨越,所以能够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氛围,会比较苛刻。

在笔者看来鸡娃并没有那么不好,确实对于很多家庭的学生来说,学习才是最简单的出路。如果在学历上相对较差,家庭条件在一般,学生未来的出路会更不容易。

这是现在很多中年人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希望现在还有机会的学生,不一定要达到鸡娃的学习强度,但是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不要辜负了青春。

今日话题:你是会“鸡娃”的家长吗?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