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

当网友看到1977年高考试题后, 纷纷感叹: 早生40年, 我能上清北!

古有科举制,今有高考制,而设置这些考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筛选出更多的有用人才。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通过高考而改变命运的考生不计其数。

而通过高考选拔出来的有用人才大多也成为了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不得不说高考的实行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举措,为推动祖国发展做出了非常之多的贡献。

1977年恢复高考,共有570万名考生走入考场

为了能够更好地建设国家,1977年的冬天全国举办了高考考试。当天共有570万名考生共同走进考场,接受高考的“洗礼”,从此改变人生。

在这场高考当中,每个人的年龄都有所差距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但所有人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都希望能够通过高考实现自己的目标,学到更多的知识。

也就是从1977年开始,每年都会举办高考,为高校选拔更多人才。然而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高考试卷的难度也在逐步攀升。

现在不少家长为了能够让孩子在高考当中获得好成绩,也是付出了不少的辛苦。毕竟随着试卷难度的增加,如果考生不能考出好成绩就像从此改变命运也是非常困难的。2021年高考也已经落下帷幕,在今年高考结束之后不少考生也是纷纷吐槽高考的难度。这也让不少人开始好奇,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的高考试题又是什么样的呢?

山东的一个考生家长收拾老物件儿的时候,偶然间翻到了父母当年留下的资料,由于她的父母都是老师,没想到还保留有1977年各地的高考资料。

只见泛黄的书页上写着一九七七年全国各省高考试题汇编。这本资料是1978年4月印制的。现在还能感觉出资料上油墨的味道。

目前高考本认为是实现阶层迁跃最公平的方式,也是普通家庭对孩子改写命运的少有的途径。而高考也成为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从1977年起,每一年的高考都成为了考生们的节日,这一天,所有的一切都会主动为高考让步。希望这些学生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通俗的说,高考是实现阶层跨越、人生逆袭的捷径;实际地说,高考考上名牌大学的人基本上毕业都能有一个不错的工作。

而在1998年之前大学生包分配的年代,大学就意味着铁饭碗,也充分说明了大学生的含金量,而一年几百元甚至只要几十元的学费更是先进大学生艳羡不已的生活。

当这个家长充满回忆的把试卷拿给孩子看的时候,这个山东考生扫了一眼试题后,看到这几十年前的回忆,发出了一声喟叹:要是自己能早出生个40年,岂不是能轻松考进清北?看看现在的试卷难度,再看看原来的试卷难度,根本整个试卷都是送分题啊。

语文试卷三道题:作文名词解释,文言文加标点,翻译成现代汉语。估计现在初三的孩子都能轻松拿捏啊。

数学试卷

仔细看也是非常简单的数学题。

史地试卷和英语试卷更是简单。

这本书里,各省的试卷都有,看起来难度都不高,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下面抽几个省的给大家看看,是不是这些题感觉起码还会做。

虽然题目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要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这题并不容易,现在本科成绩的考生的知识储备在当时可能是清华。而当时本科生的知识储备在现在可能连大专都上不了。特别是很多学生由于历史原因根本就没有长时间复习的机会,一边工作、生产一边看书,哪有现在如此丰富的条件。而且当时的第一批高考学生年龄层次参差不齐,一大部分都结婚生子了,难度可想而知。

同时,如果能反向思考的话,实际上当时国内还有好多文盲,这些识字能高考的人一个个都是村里、厂里的先生们了。而当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有570万,录取了27万。这录取比例可比现在要严峻的多。

虽然,从题目上来看1977年的高考是简单,可是结合当时的背景却是最能选出人才的!之前高考停止了很多年,读书无用论盛行,突然恢复高考,能够考上的,要么是平时真的热爱学习,有知识储备的,要么就是天赋超群的。

无论是前一种真的热爱学习,还是后一种凭借聪明才智的,这些人都走上了国家要求的各个岗位,日后每一个人都为中国的腾飞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奠定了基础。

高考虽然不能完全改变考生命运,但是却也能影响考生未来的人生发展,也会为考生未来的选择多条出路,希望大家能够足够重视起来!

那么你对于这份1977年的高考试卷有哪些看法呢?你觉得你在那个时代的高考当中能打几分?欢迎给小蛙留言喔~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