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

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古今异义汇编

特殊句式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021·新高考Ⅰ卷)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2.(2021·新高考I卷)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3.(2021·浙江卷)襄顿首(谢)景山足下:夏中辱示新文数十篇,其间景山所称道而仆所不愿为者,因事往问,幸而时中,欲景山思而从之,不敢陈于文辞也。(节选自《全宋文》)

4.(2021·浙江卷)又病景山恤仕宦之颠踬,今而曰:“非恤美仕之未得,愤意外之横辱。”斯亦景山未之思与?夫圣人之言,吾畏之;贤者之规,吾愧之。(节选自《全宋文》)

5.(2020·新高考I卷)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6.(2020·全国卷Ⅱ)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

7.(2019·全国卷Ⅱ)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8.(2019·全国卷Ⅱ)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9.(2021·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5月模拟)江子一字元亮,济阳考城人。家贫,以孝闻,苦侍养多阙,因终身蔬食。仕梁起家为王国侍郎、奉朝请。上书言事,为当轴所排,乃拜表求入北为刺客。武帝异之。(节选自《南史·江子一传》)

10.(2021·北京人大附中5月考前热身)庆历二年,契丹聚兵幽、涿,遣使者有所求,自河以北皆警,乃拜(武恭)公保静军节度使、知澶州。公治其军,无挠其私,亦不贷其过,居顷之,士皆可用。契丹使人觇其军,或劝公执而戮之,公曰:“吾军整而和,使觇者得吾实以归,是屈人兵以不战也。”明日,大阅于郊,公执桴鼓誓师,号令简明,进退坐作,肃然无声,乃下令曰:“具糗粮,听鼓声,视吾旗所乡!”契丹闻之震恐。会复议和,兵解,徙知陈州。(节选自欧阳修《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恭王公神道碑铭》)

答案点拨:

1.隋朝皇帝喜欢自己把持所有事务,不委任给群臣,群臣内心畏惧,只知道奉命加以执行罢了,没有谁敢违抗他。(“莫之敢违”,宾语前置句,应是“莫敢违之”。

2.但是陛下派人送贿赂给他,他才接受,这是陷害人触犯法律,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说的“用道德加以引导,以礼教来整齐民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状语后置句,应是“以德道之”“以礼齐之”。)

3.想让景山你思考并听从我的想法,不敢在文辞中陈述。(“不敢陈于文辞也”,介宾短语后置句,应是“不敢于文辞陈也”。)

4.并不是忧虑没有得到好的官职,而是愤怒遭受到意外的羞辱。(“非恤美仕之未得”,宾语前置句,应是“非恤未得美仕”。)

5.邹元标曾经说:“三十年前,都城里的百姓不知道稻草是什么东西,现在到处都是水稻,这是种水田的益处。(“种水田利也”,判断句。)

6.金人来朝归还燕地,(朝廷)谋求帅臣,王安中请求前往。(省略句,“谋帅臣”省略主语“朝廷”。)

7.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令行于民期年”,状语后置句,应是“令于民行期年”。)

8.魏惠王的军队多次被齐、秦击败国内空虚,一天比一天削弱,(魏惠王)害怕了,就派使者割让河西地区献给秦国用来求和。(“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被动句;“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省略句,省略了主语。)

9.(江子一)上书议论国家大事,被当权者排挤于是上表请求到北朝做刺客。武帝认为他的请求很奇怪。(“为……所”表被动,要翻译出来。)

10.第二天,在郊外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武恭公拿着鼓槌击鼓誓师,号令简单明了,(部队)进退坐起,整肃安静。(“大阅于郊”,状语后置句,应是“于郊大阅”;“进退坐作”前省略了主语“部队”。)

固定句式

1.(2021·全国乙卷)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是全活甚众。(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2.(2021·新高考卷1)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3.(2020·全国卷Ⅲ)时当南郊,简文帝为抚军,执政,访彪之应有赦不。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节选自《晋书·王彪之传》)

4.(2021·辽宁沈阳5月模拟)独孟容诣中书雪涕而言曰:“昔汉廷有一汲黯,奸臣尚为寝谋。今朝廷未有过失,而狂贼敢尔无状,宁谓国无人乎?然转祸为福,此其时也。莫若上闻,起裴中丞为相,大索贼党,穷其奸源。”(节选自《旧唐书·许孟容传》)

5.(2021·内蒙古师大附中5月三模)或请大索城中,纮笑曰:“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居无何,获盗,乃奸民为妖如所揣,遂按诛之。(节选自《宋史·杜纮传》)

6.(2021·黑龙江哈三中5月四模)嵩既破黄巾,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乱,海内虚困。故信都令汉阳阎忠干说嵩曰:“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旋踵者,几也。故圣人顺时以动,智者因几以发。今将军遭难得之运,蹈易骇之机。而践运不抚,临机不发,将何以保大名乎?”(节选自《后汉书·皇甫嵩传》)

7.(2021·河北唐山5月三模)尝入对便殿,帝从容谓曰:“卿雅有心计,若三司缺使,当无以易卿。”(摘编自《宋史·王琪传》)

8.(2021·山东肥城5月适应性训练)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弃疾怒曰:“佐国元勋,忠简公一人,胡为又一赵鼎!”掷之地。(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9.(2021·四川高三5月模拟)建康城平,仙琕举哀谓众曰:“我受人任寄,义不容降,今众寡不侔,势必屠灭。公等虽无二心,其如亲老何。我为忠臣,君为孝子,各尽其道,不亦可乎。”于是悉遣城内兵出降,余壮士数十,闭门独守。(节选自《南史·马仙琕传》)

10.(2021·江苏南京5月三模)有异母兄安业,好酒无赖。及预刘德裕逆谋,太宗将杀之,后叩头流涕为请命曰:“安业之罪,万死无赦。然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遂得减死。(节选自《旧唐书·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传》)

11.(2021·重庆长寿中学5月考前模拟)及侯景攻陷历阳,(江)子一帅舟师千余人于下流欲邀之,其副董桃生走,子一乃退还南洲,收余众步赴建邺,见于文德殿。帝怒之,具以事对,且曰:“臣以身许国,常恐不得其死,今日之事,何所复惜。不死阙前,终死阙后耳。”(节选自《南史·江子一传》)

12.(2021·天津滨海新区5月模拟)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节选自《汉书·食货志(上)》)

13.(2021·江西九江一中5月适应性检测)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刘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4.(2021·浙江杭州5月模拟)明世则不然。上大夫坐谪者,仅少镌其秩级,而不限以地之远近。为之上者,少优以礼而不废其事;为之下者,以叙迁之吏待之而忘其端。其外既有所縻于职,而内又无所大概于念,宜其人之工事而拙言也。夫明之诗,诚不足以拟唐之工;然于臣子之节,亦即修矣。(选自《弇州四部稿》)

15.(2021·陕西西安5月模拟)石崇以功臣子有才气,与楷志趣各异,不与之交。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酣燕,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崇乃止。(节选自《晋书·裴楷传》)

16.(2020·福建漳州5月三模)二十年五月,帝欲修上都宫阙,工役大兴,祖仁上疏,其略曰:“今四海末靖,疮痍未瘳,仓库告虚,财用将竭,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而荒其田亩,何异扼其吭而夺之食,以速其毙乎!愿陛下以生养民力为本,以恢复天下为务。夫如是,则承平之观,不日咸复,讵止上都宫阙而已乎!”疏奏,帝嘉纳之。(节选自《元史·陈祖仁传》)

17.(2021·北京人大附中5月考前训练)自宝元、庆历之年,元昊叛河西,兵出久无功,士大夫争进计策,多所改作。公笑曰:“奈何纷纷?兵法不如是也使士知畏爱,而怯者勇,勇者不骄。以吾可胜,因敌而胜之耳,岂多言哉!(欧阳修《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恭王公神道碑铭》)

18.(2021·吉林吉化一中5月模拟)出除岐州刺史,津巨细躬亲,孜孜不倦。有武功人赍绢三匹,去城十里,为贼所劫时使者驰驿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状白津。(节选自《北史·杨津传》)

19.(2021·八省新高考5月考前模拟)主父偃者,齐临菑人也。尊立卫皇后,及发燕王刘定国阴事,盖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节选自《史记·主父偃传》)

答案点拨:

1.都让门下省复核查验,依据法令应判死刑而情由值得怜悯的人,记录下情形上报朝廷。(“有……者”,可译为“有……的人”。)

2.朕主张应当杜绝奢侈减少浪费,轻徭薄赋,选用清廉守正的官吏,使百姓吃穿有余,那么他们自然不去做盗贼,怎么用得到严酷的刑法呢?(“安……邪”,可译为“怎么……呢”。)

3.中兴以来,郊外祭祀往往有大赦,愚臣猜想(这)是不合适的。为什么呢?(“何者”,可译为“为什么呢”。)

4.现在朝廷没有过失,而狂贼胆敢如此无礼,难道说国家没有人了吗?(“宁……乎”,可译为“难道……吗”。)

5.奸计正在这里,(那些人)就是希望趁我们受惊扰而发动变乱,为什么要掉进他们的圈套中呢?他们做不了什么的。(“奈何”,可译为“怎么、为什么”。)

6.现在将军遇到了难得的运气,赶上了容易失去的机会,而有运气没抓住,遇到机会不动,还怎么保持您的美名呢?(“何以……乎”,可译为“怎么……呢”。)

7.皇帝随口对他说:“你一向有智谋,倘若三司缺少执掌的官员,应当没有可以替代你。”(“无以”,可译为“没有(什么/谁)可以”。)

8.辛弃疾生气地说:“辅佐国家的元勋,只有忠简公一个人,怎么又出了一个赵鼎!”(“胡为”,可译为“怎么”。)

9.你们虽然没有背叛之心,但你们的老父老母怎么办呢?我做忠臣,你们做孝子,各人尽力完成自已承担的道义,不也可以吗?(“如……何”,可译为“对/拿……怎么办”;“不亦……乎”,可译为“不也……吗”或“不是……没事”。)

10.现在如果把他处死,别人一定会说是我依仗皇上恩宠来报复自己的兄长,这恐怕会影响朝廷的声誉吧?(“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

11.我把生命献给国家,常常担心不能为国尽忠而死,今天的战事,又有什么可以让我吝惜(生命)的呢?(“何所”,可译为“有什么”“又有什么”。)

12.如果不幸有方圆二三千里的土地发生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如果边境突然有紧急的战事,几十万上百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发放粮饷呢?(“胡以”,可译为“用什么”。)

13.当初您常常认为我无能,不能治理产业,不如刘仲勤劳。如今我所成就的事业刘种相比谁的多呢?(“孰与”,可译为“与……相比,哪一个更……”。)

14.明代诗歌(的工巧),确实不足以和唐诗的工巧相比;但是在臣子的节操方面,(明代)也是很好的了。(“亦……矣”,可译为“也是……的”。)

15.您请人喝下烈酒,又要求别人遵守正礼,这有些矛盾?”(“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也……吗”或“不是……吗”。

16.如果这样,那么太平的气象,不用多久都会恢复,岂止上都的宫殿而已呢!“讵……乎”,表反问,可译为“岂止……”。

17.要让士兵知道敬畏爱戴,怯懦的人就会勇敢,勇敢的人就不骄纵。凭借(这些)我可以战胜敌人,根据敌人的具体情况而战胜他罢了,哪里用说那么多话呢!(“岂……哉”,表反问,可译为“哪里……呢”。)

18.有一个武功的人带了三匹绢,在离城十里远的地方,强盗抢走了。(“为……所……”,表被动,可译为“被……”。)

19.尊立卫子夫当皇后,及揭发燕王刘定国的阴私,主父偃有功的。(“盖……焉”表判断

古今异义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021·北京人大附中5月考前训练)庆历二年,契丹聚兵幽、涿,遣使者有所求,自河以北皆警,乃拜(武恭)公保静军节度使,知澶州。公治其军,无挠其私,亦不贷其过,居顷之,士皆可用。契丹使人觇其军,或劝公执而戮之,公曰:“吾军整而和,使觇者得吾实以归,是屈人兵以不战也。”(节选自欧阳修《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恭王公神道碑铭》)

2.(2021·湖南长沙一中月考)二年正月,二王走温州,秀夫与苏刘义道从之,使人召陈宜中、张世杰等皆至,遂相与立益王于福州。宜中以秀夫久在兵间,知军务,每事咨访始行,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选自《宋史·陆秀夫传》)

3.(2021·吉林吉化一中5月模拟)孝昌中,北镇扰乱,侵逼旧京。时贼帅鲜于修礼、杜洛周残掠州境,孤城独立,在两寇之间。津修理战具,更营雉堞。又于城中去城十步,掘地至泉,广作地道,置炉铸铁,持以灌贼。(节选自《北史·杨津传》)

4.(2021·河北秦皇岛5月模拟)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泺,遣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周延儒赴召北上,青山谒之,言率众护漕,非乱也。延儒许言于朝,授以职。而青山竟截漕舟,大焚掠,迫临清。国维合所部兵击降之,献俘于朝,磔诸市。兵部尚书陈新甲下狱,帝召国维代之。会开封陷,河北震动,(张国维)条防河数策,帝亦纳之。(节选自《明史·张国维传》)

5.(2021·八省新高考5月最后模拟)李大师字君威,幼而爽悟。好学,无所不窥,善缀文。备知前代故事,若指诸掌;商较当世人物,皆得其精。弱冠,州将贺兰宽召补主簿。(节选自《北史·李大师传》)

6.(2021·江苏5月联考)思温曰:“郑、汴、徐、亳士皆豪杰,不愿武后居上,以待我师。奈何欲守金陵,投死地乎?”敬业不从。使敬猷屯淮阴,韦超屯都梁山,自引兵击润州,下之。思温叹曰:“兵忌分,今敬业不知扫地度淮,率山东士先袭东都,吾知无能为也!”(节选自《新唐书·李敬业传》)

7.(2021·湖北麻城实验高中6月模拟)忠贤及其党恶南星甚,每矫敕谕,必目为元凶。寻以汪文言狱词连及南星,下抚按提问。适郭尚友巡抚保定,而巡按马逢皋亦憾南星,乃相与庭辱之。(节选自《明史·赵南星传》)

8.(2021·汇苏盐城中学5月模拟考试)自时文兴,制科立,《大全》颁,遵之者贵,悖之者贱,然后束缚天下之耳目聪明,使如僧诵经、伶度曲而后止此非宋儒过,尊宋儒者过也:今天下有二病焉:庸庸者习常隶旧,犹且不暇,何能则有发明?(节选自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9.(2021·内蒙古师大附中5月三楼)(杜)纮字君章,起进士,为永年令。岁荒,民将他往,召谕父老曰:“令不能使汝必无行,若留,能使汝无饥。”皆喜听命。乃官给取券,使称贷于大家,约岁丰为督偿,于是咸得食,无徙者。(选自《宋史·杜纮传》,有删改)

10.(2021·四川绵阳南山中学5月模拟)麹允,金城人也。与游氏世为豪族,西州为之语曰:“麹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洛阳倾覆,阎鼎等立秦王为皇太子于长安,鼎总摄百揆。允心害鼎功,且规权势,乃与冯翊太守梁纬等攻鼎,走之。(选自《晋书·麹允传》,有删节)

11.(2021·北京人大附中5月考前训练)其在枢密,亦尝自请临边,不许,凡大谋议,必以咨之。其在外,则遣中贵人诏问,其言多见施用。(武恭)公于是时,屹然为中国钜人、名将,虽未尝躬矢石,攻坚摧敌,而恩信已足抚士卒,名声已足动四夷(节选自欧阳修《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恭王公神道碑铭》)

12.(2020·全国I卷)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3.(2020·全国I卷)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4.(2020·全国Ⅲ卷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须鬓皓白,时人谓之王白须。初除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从伯导游曰:“选官欲以汝为尚书部,汝幸可作诸王佐邪!”彪之曰:“位之多少既不足计,自当任之于时。至于超迁,是所不愿。”(节选自《晋书·王彪之传》)

15.(2019·全国Ⅲ卷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6.(2017·天津卷)(王)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选自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

17.(2017·天津卷)(王充)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选自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

18.(2021·浙江绍兴5月适应性检测)年少中,谢庄最有其分,手笔差易,文不拘韵故也。吾思乃无定方,特能济难适轻重,所禀之分,犹当未尽。但多公家之言,少于事外远致,以此为恨,亦由无意于文名故也(节选自《宋书·范晔传》)

19.(2021·黑龙江牡丹江模拟考试)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答案点拨:

1.契丹派人窥探武恭公的军队,有人劝武恭公抓住窥探的人并且杀了他,武恭公说:“我军整肃和睦,让窥探的人了解我军的实际请况回去,这是不用作战就使敌人的军队屈服的办法。”(“或”古义:有人、有些人。今义: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也表示等同关系。)

2.陈宜中认为陆秀夫久在军中,懂得军中事务,每次遇事都询同陆秀夫之后才开始施行。陆秀夫也尽心辅佐他,把自己的想法全都告诉他。(“自尽”古义:详尽陈述自己的意见。今义:自杀。)

3.又在城中距离城墙十步的地方,挖地至地下泉水,开通了许多地道,设置火炉冶铁,用铁水灌敌军。(“去”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4.恰逢开封陷落,黄河以北受到震动,(张国维)列举了防范黄河的数条对策,皇帝也采纳了他的意见。(“河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河北省。)

5.详尽地知道前代的先例,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指;研究比较(品评)当世人物,都能得到他们的精华。(“故事”古义: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6.军队忌讳分散行动,现在李敬业不懂得全军渡过淮河,带领山东士兵首先袭击东都,我知道他不能有大作为了!(“扫地”古义:尽数。今义:指用笤帚、扫帚清除地上的脏东西,也比喻名誉、威风等完全丧失。)

7.恰逢郭尚友巡视安抚保定,而巡按马逢皋也赵南星,就相互在朝廷上侮辱他。(“憾”古义:仇恨,怨恨。今义:失望;不满足。)

8.遵循(宋儒学说)的人就能显贵,违背它的人就只能处于卑贱的地位,这样就束缚了天下听觉、视觉灵敏的人,使他们像僧人诵读经文、伶人照着乐谱歌唱一样才罢手。(“聪明”古义:听觉、视觉灵敏。今义: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

9.于是官府发给有印章的契据,让他们向豪富之家借贷粮食,约定丰收之年督促偿还,于是老百姓都得到粮食,没有人逃往外地。(“大家”古义:豪富之家。今义:人称代词,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

10.麹允心中妒忌阎鼎的功劳,又想要谋取他的权势,便与冯翊太守梁纬等人攻打阎鼎,阎鼎逃走。(“害”古义:妒忌。今义:祸害,害处,跟“利、益”相对。)

11.武恭公在当时,卓然超凡,威风凛凛,是国中的杰出士人和著名将领,虽然没有亲自拿着武器,攻城破敌,但是(他的)恩威和信义已经足够安抚士卒,名声和威望已经足够震慑四方外夷。(“中国”古义:指我国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12.(苏轼)服丧期满后,回到朝廷,以判官告院的身份任职。王安石开创实施新法,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不利。(“不便”古义:不利。今义:不方便,不适宜做某事。)

13.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模糊的单一言辞,诬陷为罪状,苏轼都奏请驱逐这些宦官。(“单词”古义:单一言辞。今义:区别于词组的词。)

14.王彪之说:“职位的高低已经不值得计较,自然应当在合适时任职。至于越级擢升,这是我不愿意的。”(“多少”古义:高低。今义:表数量。)

15.吴起在这时听说魏文侯贤德,想去侍奉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16.结识的人地位虽卑微,年纪虽轻,但如果他的品行不同于世俗,就一定和他交朋友。(“幼稚”古义:年纪小。今义: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7.经常说别人的长处,很少说别人的缺点。能够原谅别人的大错,也惋惜别人细小的过失。(“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后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18.只是我平日所写的大多是公文之类的文章,很少有超出这一范围以外的文字,常常以此为一大遗憾,也是由于无意去追求文名的缘故。(“恨”古义:遗憾、后悔。今义:仇视、怨恨。)

19.苏武年老了,他的儿子以前犯罪被杀,皇帝怜悯他,问近臣:“苏武在匈奴很久,难道没有儿子吗?”(“左右”古义:身边侍候的人,近臣。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