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

2022年高考: 最后20多天, 能不能涨几十分? 做好3件事, 有可能

秦女士女儿就读高三,很快就要参加高考。按照平时模拟考试成绩估算,秦女士女儿高考成绩大概在一本线附近。

对高考招生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高考成绩在一本线附近是非常难受的,这个成绩填二本院校不甘心,填一本院校又担心考不上。所以秦女士希望女儿能在高考之前加把劲,把成绩往上提一提,涨个几十分。

如今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在仅剩的最后20多天的时间里,能不能涨几十分?答案是有可能,但前提是一定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分析

分析,主要是分析自己的失分情况,既要做客观方面的分析,又要做主观方面的分析。

比如一场考试下来,我们不仅要分析自己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好,也要分析自己答题有没有失误。只有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才能在最后阶段把备考效率发挥到极致。

考试丢分有很多种情况,有的是正常失分,就是这个题目本来就不会,或答题没答到点子上被扣分;有的是一般失误,就是步骤不完整、答题不规范等;有的是低级错误,就是把数字看错、把“+”号看成“-”号、漏写单位、抄写失误等。

正常失分我们很难避免,毕竟能力摆在那里,但一般失误和低级错误,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改善。

另外,我们还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考试没考好,是不是身体状态不好?是不是自己轻敌了?看错题、漏写单位,是不是习惯性错误?有没有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考试答题时间分配是不是不合理?考试前一天晚上是不是睡眠不好?

第二件事:策略

分析之后,我们就要在策略上下功夫。这里的策略主要是为了“少丢分”,针对分析结果,采取科学可行的“少丢分”策略。

首先,要减少失误。理综一道选择题6分,一不小心错两题,就丢了12分。我们在做选择题、填空题这样的偏基础性知识点考查的试题时,一定要求稳,认真读题,规范答题。

最后二十多天,在策略上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我们的行动要“简单粗暴”一点。把前些天模拟考/月考的试卷拿出来,将问题分门别类,把各种失误整理到小本子上,复习的时候看一看;考试的时候有意识地去防范。

其次,答题尽量规范。有些学生,做主观题的时候,意思是对的,但口语化很严重,所以影响得分。这种不规范的丢分,一定要对照着判分要求仔细修正一下,考生在规范上、步骤上下点功夫,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保证尽量不丢冤枉分的同时,我们还要尝试在个别学科的个别方面增分。比如作文,在审题立意、素材运用、写作技巧、名言美句等方面再看看,修饰一下,是有可能多得几分的。

第三件事:调整

调整,既是把心态调整到最佳,又是把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

二十多天之后就高考了,冲刺了这么长时间,难免有部分学生觉得自己累了,他们情绪不稳定,心态也不健康,身体到了极限。

每个人的状态不一样,调整的方式肯定不一样,不过有一些共性的模式可以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要镇定自己的情绪,不管模拟考试成绩有多不如意,都不要受影响。如果内心非常焦虑,就不断暗示自己“这是发挥失常,别在意”。也不要经常生父母的气,跟父母唱反调,这个时候站在父母的对立面大多是在发泄个人情绪,而不是真的在否定父母。可是跟父母闹别扭的时候,自己的情绪会变得越来越差,甚至会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因此,别生父母的气,实在觉得父母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对,就不搭理他们吧。

其次,抽出一点时间干一些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并持续给自己打气。听二十分钟歌曲,去公园散散心;每天早上起床,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让自己更有信心。

第三,适当的锻炼很有必要。有些高中生,以前身体挺好,得个小感冒,坚持喝白开水,两三天就好了。可是进入高三,因为不再运动,小感冒变成重感冒,十天半个月好不了,严重影响复习备考。鉴于此,高三也要坚持运动,只是减少一下运动的频率。

以上3件事,核心是“尽量不丢分”。因为我们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在不丢分上努努力,效果更佳。

高考,不失误就是多得分,省下来的就是赚到的。如果我们能把这3件事做好,高考涨几十分,也不是不可能。

今日话题:这个时候你有什么好的备考建议提供给高三学生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