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河北 > 院校

女生抱怨考研考编都很难, 张雪峰直言: 谁叫你学这个专业, 没办法

大学生这个群体,从过去的精英,已经逐渐变为“平凡”的代言词。一个很典型又无奈的现象是,哪怕自己没参加过高考的人,但凡稍微有个谋生的差事,也可能冷嘲热讽。

觉得培养大学生没什么现实的价值,毕业后工资未必比低学历的高。但从另一个角度,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你想获得一个更体面的出路,学历上内卷是不可避免的。

女生抱怨考研考编都很难,张雪峰直言:谁叫你学这个专业

河北一位女同学,在跟张雪峰老师咨询时,代表了一个专业的现状。她读大三,来年就要面临毕业啦。对未来她既有规划,也有无助感。

这名女生本身学习成绩还不错,在河北可以考上双一流大学,属于比较有实力的。她有考研和考编制的打算,但非常纠结和焦虑,因为现在考研考编都很难。

女生表示自己想要尝试报考东北那边的高校研究生被张老师直接“打住”:不要被所谓的东北竞争不激烈这种言论误解。

在考研这个问题上,本身东北比较出色的985、211院校数量就有限。女生考研肯定是想考上比自身本科阶段更好的学校,这就更难了。

面对女生对于考试难度的纠结,张雪峰说得很直白:谁叫你学这个专业呢,没办法。原来她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也就是中文专业。

因为本科学历想找好工作太难,所以考研概率较大。同时,这个专业说白了,在私企很难得到需求。除了特别大的企业,需要找这样的文案来管理企业的网站。

其余就很少有相关的招聘岗位。所以,大家都纷纷选择报考体制内。回想一下从古代到当代的选拔方式,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基本就是走这条路。竞争指数可想而知。

汉语言文学总是饱受争议,很多人后悔了

文科生本身因为存在的现实价值,以及就业时的难处,就经常受到议论。而汉语言文学,则是文科里更加饱受争议的一个方向。

不认可的人,觉得这是延续“科举”,穿新鞋走老路,不考体制内的话就没什么出路。这岂不是典型的跟实际脱轨吗?

喜欢这个专业的学生,往往有着一种情怀和对文学的执着。学习过程或许是乐趣,但也有现实的无奈。有不少毕业生表示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求职确实比其他很多专业更难。

这个专业在部分高校里,属于王牌,所以录取分数线较高。可是居高的分数,跟毕业后的就业状态,又似乎不成正比。

好点的生源,似乎就只好考研、考公或者当个中小学老师。无论行业性质,还是工资待遇,都显得非常有局限。

张雪峰的建议是,让这名女生考研和考编同时准备。而且对于编制考试,也要尽可能拓宽范围,不要只限于国考。省考和其他类型的也都尝试。

当然,这也跟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和未来期望值相关。如果不非要做公职人员,回河北在中小学当语文老师的话,其实考研完全可以去一所不如本科阶段的院校。不非要985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方向如下,考生要了解自己

总之,每个大学生能力和标准不同,只能根据自身的选择去规划报考方向。最怕能力不能达到欲望,空有上进心却没有那个实力。

选择学习汉语言文学,很多同学自然是有自己的原因。已经走上考研的道路,就没有必要花时间再去纠结当初高考的选择。用张老师的话讲,有这时间不如多复习。

汉语言文学只是一个统称,涉及到考研的方向,通常存在多种选择。例如文艺学,主要是往文学批评、美学、诗学等方面培养。

古典文献学,则侧重于研究和整理古代经典,提供文学和历史价值,传承文化。现代汉语方向,相对来说应用较为广泛些;可以在出版社、培训机构等多种渠道就业。

除此之外,还有些跟中文相关但有区别的学习方向,例如对外汉语专业。既涉及到中文的把握,也要求有不错的外语能力。

【结语】需要提醒大学生,考研只是实现自我价值、改善就业起点的一个方式。不能把方法等同于目标。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才是目的。所以无论考研还是其他任何决策,都需要有发展的眼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