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河北 > 教育资讯

被全网指责的“衡中吃饭时间”, 让我看到了教育最公平的一面

学生们下课后匆匆奔向食堂,不仅经常因时间不足而无法充分享用午餐,甚至有时连餐都无法及时取得。有的孩子中午只来得及拨个电话回家,返回食堂时午餐已经售罄。

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这一规定深感不人性,感到愤怒,认为学校根本没有真正考虑到孩子们的需求。

这一事件曝光后,迅速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共鸣。有网友进一步指出,这20分钟不仅包括吃饭时间,还包括从教室到食堂、排队打饭、进食、洗碗,再返回教室的时间。这意味着实际留给学生用于进食的时间不到5分钟。为了不迟到,整个过程只能在赶时间的紧迫氛围中度过。

还有网友提到自己亲身经历,曾为这所学校安装设备,亲眼目睹每次用餐时间,众多学生如潮水一般从楼道口蜂拥而出,场面宏大,犹如角马大迁徙。

另有网友甚至分享了身边人的亲身经历,指出自己的男友曾就读于衡水中学,虽然考入了一所优秀的大学,但至今仍患有胃病。

评论区中的质疑声音不断涌现:

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孩子们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吃饱、吃好呢?

在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时候,如果每天的饮食营养都无法得到保证,他们如何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呢?

即使他们有足够的学习精力,这种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学习方式,到底是为了培养国家栋梁,还是只是为了创造考试机器呢?

这种拿牙膏似的学习方式,真的有必要吗?

特别是学校的回应,简直让网友们义愤填膺。

学校辩解称,学生的早中晚餐时间实际上有40分钟,而不是20分钟,学校有意限制吃饭时间是为了确保他们能够投入更多时间学习。

学校不仅坦承了20分钟吃饭时间,还明确表示这一时间限制是故意制定的。

如果衡水中学不是如此独树一帜,恐怕早就遭到家长们的抨击了。

其实,衡水中学这种强硬的回应并非首次出现。

还记得多年前有一个视频,一位教育专家质疑衡水中学校长:多给学生5分钟吃饭时间会有什么后果?

结果,既有一位新闻评论员,又有一位教育专家,都未能从中获得任何实际利益。

为什么呢?

因为衡水中学的底气就来自于出色的升学率。

之前在网络上,曾公布了一批关于衡水中学高考升学率的数据:

在文科领域,8名学生进入了河北省文科前10名;而在理科方面,8名学生跻身河北省理科前10名。

令人瞩目的是,衡水中学有67名学生成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提前录取。其中,66名学生通过学科竞赛或强基计划获得提前录取资格,占据了河北省的69p?

此外,还有11名学生通过学科竞赛保送,占据了河北省的79??全省总共14人)。同时,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录取了55名衡中学生,占据了河北省的67??全省总共82人)。

不用多言,就以2023年为例,衡水中学有139名学生成功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居全国第一。其次是人大附中,共114人,以及北京四中,共87人。

换言之,衡水中学不仅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学校中居于绝对领先地位,甚至在与享有北大清华地理优势的学校竞争中也无出其右。

在中国高考竞争激烈的河北省,衡水中学独占鳌头,毫无对手。

在全国众多中学中,衡水中学被誉为传奇,无人能及。

拥有如此辉煌的成绩,难道还需要担心在受到质疑时没有足够的底气吗?

然而,这些亮眼的成绩背后,却是衡水中学非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所致。

别说20分钟的午餐时间,它们的管理规定更加严苛。

不久前,一名自称衡水二中的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曝光:

一名学生因几分钟的迟到被老师用脚踢到脸上;有同学在下课伸懒腰时,被要求在教室外站了整堂课;冬天跑操时不允许穿外套等等。

这些描述看起来,令人难以区分学生是在学校还是在监狱。

很快,这一事件成为了网络热点。

然而,衡水中学并没有回应,一切照旧。

在网上传播的“衡中100项管理细则”中,学校的规定更加严格,令人瞠目结舌。

以上课为例,衡水中学的课堂要求学生保持高度集中,任何打瞌睡、交谈、分神等行为都被明令禁止,甚至滴眼药水、看表、窗外张望、擦眼镜等也一概禁止。

学校的管理者,包括老师,被视为时间管理的高手。从早上5:30的起床到晚上10:10的就寝,每一分钟的安排都被详细记录,甚至包括上厕所的时间也被规定得严格到了分秒。

有网友不禁感叹,要想找个时间上个大号都变得困难。

因此,你能够理解,每年衡水中学取得惊人的清华北大录取人数的背后,是每一位衡水中学的教育者付出的辛勤努力,是每一位学生通过内在的自律塑造的坚实基础。

这里的孩子只能接受严苛的训练,才能有机会取得“普通人的胜利”。

广东卫视的《社会纵横》节目曾邀请了衡水中学当年高呼“多拿1分,干掉千人”的班长李松作为嘉宾,参与了一期节目。

在该节目中,一些观察员对衡水中学的严格日常时间安排表,比老奶奶裹脚布还长,表示感到强烈的压迫感,让人喘不过气。

然而,李松却坚称,这种压迫感只在高一的军训期间出现过。随着军训的结束,他迅速适应了衡水中学的自律生活。

他认为,衡水中学的生活节奏才是他的生活节奏,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

如今,李松已成为一名联合国代表团的外交官。

在该节目现场,许多毕业于衡水中学的学生们纷纷表示:

衡中给他们留下的感受远不是沉重和痛苦,而是青春奋斗的美好回忆。

心理学领域存在一个“21天定律”,专家研究发现:

一个人要养成新的习惯或理念,至少需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在头7天左右,人们会感到“刻意而不自然”;接下来的7到21天左右,人们会感到“刻意但自然”,但仍需要主动控制;最后的21到90天左右,人们会感到“不轻易而自然”,不再需要主动控制。

也就是说,要养成新的理念和习惯,通常需要21天或者重复进行某项活动21次,这与旧的习惯和理念之间的冲突有密切关系。

如安德雷耶夫所言:

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

因此,衡水中学这些看似苛刻的管理规定,实际上旨在帮助寒门学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为什么人需要自律呢?

有一部影片治愈了全球2亿人,提供了答案:

因为生活不会给予你所期望的,而是你应得的。

在衡水中学的校园中,这句话一直传承着:

生活没有暑假和寒假,生活没有学期的划分,没有雇主会助你探寻自我。

尖子生的假期从未被用来娱乐。

一位曾从衡水中学进入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张喜悦,分享了他在暑假的日程安排:

5:50 - 早读时间7:00 - 早饭和休息8:00 - 12:30 - 错题总结12:30 - 14:00 - 午饭和午休14:00 - 18:30 - 完成一套理综或者三科综合习题,并整理笔记19:30 - 21:30 或 22:00 - 完成一套语文或英语卷子21:30 或 22:00 - 查漏补缺

当有人看到这份作息表时,觉得这根本不像是在度假,甚至比正常上学时还要辛苦。

对于那些追求卓越的学生来说,假期只是学习地点的变化。

第二季《超级演说家》的总冠军,刘媛媛,出生在底层家庭,如今已成为网络红人。她总结了自己的学霸心得:

每次放假我都特别高兴,不是因为可以放松和娱乐,而是因为我终于能够拥有长时间默默努力的机会。

因此,尽管他们出生在底层,但他们通过自律成就了自己,跻身于精英之列,成功地实现了社会阶层的逆袭。

没有所谓的“开挂的人生”,学霸们的成功是无数个孤独夜晚的积累所致。

唯有自律,方能帮助你脱颖而出。

还记得五月份的时候,关于衡水二中和北京四中的对比曾经在互联网上引起轰动。

在衡水二中,清晨5点半,学生们已经在操场上高举书本开始早读。

在北京四中的春季晚会上,孩子们身着西装,弹琴唱歌,充满青春活力,散发着热情,灯光下一片欢快的景象。

虽然这两组照片的年龄相近,但一个群体在高声朗读,而另一个在欢快的舞蹈中摇曳。

这种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感唏嘘。

一些网友在留言中感叹,这就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鲜明区别。

更多的网友为衡水二中的学生感到遗憾和心疼。

但他们真的需要同情吗?

一位知名博主的言论揭示了这两张照片背后的真相:

衡水二中操场上的紧张读书,实际上是通过高考来突破社会阶层的限制。

而校园晚会的场景,则凝聚了孩子们父辈的努力成果。

北京四中和衡水二中,都通往成功的宽广大道,那就是高考。

难道衡水中学的学生不值得参加这样的校园活动吗?

难道他们不希望享受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吗?

当然不是。

因为他们深知,素质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对于生活在乡村或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普通甚至底层家庭的学生来说,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些孩子必须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学习,才有望迎头赶上一线城市和教育资源丰富地区的同龄学生。

他们理解,只有通过一场相对公平的考试,才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进入大城市,提升整个家庭的境遇。

这场相对公平的考试就是高考。

因此,对于这些乡村中学的学生来说,与热闹的舞会、热血的青春、个性的张扬相比,他们更需要依赖学习来离开故乡。

在纪录片《高三》中,班主任王锦春曾对学生说:

读书不会害死人,拿出半条命来用于学习就够了。

人生命运多般多样,有人生来就富贵如巴黎,而有些人则从小就深受贫困之苦。

尽管道路千万条,但唯有通过知识的力量,我们才能攀登得更高。

可以说,衡水中学是一台高考机器,它精心设置了所有程序。

也可以说,衡水中学可能有所限制,让学生偏向于专注于书本,以牺牲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却永远不能说,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是失败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学生来说,这里提供了最公平的教育机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