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

“平行志愿”是什么?这是我见过最接地气的解释

开篇先提一个问题:根据新高考综合改革政策,“普通类本专科各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因为是平行志愿,阿广把最想去的A大学填在第45个志愿上,这样的操作你觉得可行的吗?

看完今天的文章,如果你能自信的回答出这个问题,那么恭喜你,你可能会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少踩很多坑。

什么是平行志愿?

所谓的平行志愿,就是在某一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志愿,在投档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某一个考生投档时,先看其成绩是否够A院校提档线;如不够,再看B院校;如此类推,直到检索到考生分数符合的志愿院校后,将其投档至该院校,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生其它志愿。

[举个例子]

高考完,阿广拿到一张成绩单“xxx分,省排名8000名”。

在分数优先的原则下,阿广一定会比8001名的同学早进入投档环节。

在遵循志愿的原则下,考试院会按照阿广志愿表上填写的从A志愿到B志愿再到C志愿,逐个检索。假设阿广所填的A志愿到D志愿院校都没有学位名额了,恰好下一个志愿即E志愿有名额,那么阿广就会被投档到E志愿。

一定要注意!!!“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也不是“平行录取”,填报的平行志愿有自然顺序。

只要考生档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其他志愿就不再检索,对每个考生而言还是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定还是要把最喜欢的学校放在靠前的位置。

这样更好理解:所有志愿都是第一志愿。

在平行志愿里,所有志愿都是第一志愿。也就是说,比你排位靠后的人,一定不存在他的第一志愿会优先于你的第二志愿。

[举个例子]

阿广去饭堂打饭,排了好久的队,心里想着“我最想吃青瓜炒蛋,第二选择是番茄炒蛋”。

小东跟在阿广后面,他想着“我最想吃番茄炒蛋,第二选择是青瓜炒蛋”

终于轮到阿广到窗口了。

阿广说,你好,我想要青瓜炒蛋。

饭堂阿姨说,青瓜炒蛋没有了。

阿广说,那请给我番茄炒蛋。

饭堂阿姨说,番茄炒蛋剩下最后一份,给你了。

这时候,跟在阿广后面排队的小东就没有机会吃到番茄炒蛋了。

这就是平行志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