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学生考试作文谈及“救赎”, 以“蒋丞”为例, 老师: 注意写作素材

高中阶段,最难写的作文类型就是议论文,如果脑袋里不装几个人物素材,考试时的作文就很容易丢分,尽管如此,“李白、钱学森”等人还是会被生拉硬套地用了千百遍,文章总是千篇一律。

学生为了缓解一下学习的压力,有时候会在书桌里藏上一本小说,上课时趁老师不注意就偷偷地看,一本小说在全班范围内被反复流传,那是充满回忆的事情,而有些同学在写作文时,实在想不出素材,就会将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写进去。

学生考试作文谈及“救赎”,以“蒋丞”为例,老师:注意写作素材

如今学生的思想都比较开放,,恰巧处在青春发育时期,所以对于一些言情类、科幻类的小说会情有独钟,一提起小说,有些同学就会从苦闷的学习中抽身出来,利用有限的时间让自己放松一下,感受感受“青春伤痛文学”的魅力,有时候睡前在脑海中过一遍的不是白天学习的知识点,而是小说中的情节。

我们在上学时写作文,老师对于叙事作文的要求就是要有真情实感,一定要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写作有时候将小说写进现实,这就会让老师觉得学生的作文不够真实。这位同学将撒野中的两个少年写进了作文中,从文章上看,这个学生的文笔很不错,但是如果是在考场上,老师对于判卷很严格,这样的作文就不能够得分。

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真实素材,学生对于事实的感悟能够体会到,却落实不到笔上,所以写起来就很难。其实写作文就是要多看多听多感受,但很重要的一点是素材挑选,要选取得当。这位同学也在文章中提到了“蒋丞”,看来这个小说中虚构的少年对于他的影响很大,他可看到了主人公身上那自我救赎与互相救赎的劲头,但是如果作为议论文来说,这样不切实际的例子容易被老师打回去重写。

最常见的读后感其实大部分同学都知道,它是有写作公式的,开头引入然后介绍书籍主要情节,最后写自己的感受,一般老师建议要写一些名著书籍的读后感,这位同学选取的是撒野这本书,通篇来看,写作格式是没有问题的,对于主要内容的概括也很简洁明了,但是老师可能就不会认同,而且一不小心还会将书籍没收,并且通知家长。

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阶段要重视,但是也不能过度干预和解读

在笔者看来,现在很多改编自小说的影视作品纷至沓来,这其中不乏“耽美”题材,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学生接触这些内容表示担心,认为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其实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完全让孩子屏蔽掉不太现实。

电子产品数不胜数,这些文化会以各种形式渗透进学生的生活当中,学生感兴趣,不代表他们一定是对此向往,好的书籍中会让孩子感受到“爱与温暖”,人物顽强面对困难的精神也会对学生有激励的作用。

学生成长的阶段会对很多事物有猎奇心态,老师和家长的过度干预不仅不会对学生产生约束作用,还可能事与愿违造成学生逆反心理,到时候做出“出格”的事情也是于事无补。

应试教育下还是要注意考试要求,学生适当放松可以,但是不要轻易模仿

作文要求是根据教育规则制定的,应试教育要看重分数,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是常态,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是调节心情最重要的一环,在写作文时应该看好要求,不要轻易跳出“框架”自由发挥,否则就会与高分无缘。

很多书籍中的人物精神是值得学习的,但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今想要看书,不必再大费周章地去跑图书馆,随便用电子产品就能浏览,但是家长也应该帮助孩子挑选正向的书籍,不然有些书籍中的“负面”内容会侵蚀孩子心灵。

写好作文还是需要积累,选材立意首先要保证质量,多积累一些名人的事迹感受,如今国家宣传的“红色文化”都是非常正向的,学生可以适当选取,记录在自己的积累本中,那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可以私下收藏,但是最好不要用到考试作文上。

笔者寄语:作文能够写好并非一日之功,每个老师的要求也可能不一样,所以根据要求去写,准没有错,也要正确对待课外书,汲取其中有营养的东西。

今日话题:你觉得学生写作文引用言情小说的内容是正确的吗?(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