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

用统考的办法, 能不能解决教师的职称指标难题, 又会遇到哪些问题

长期以来,职称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教师,由于很多学校都有严格的指标限制,导致大部分老师不能按时晋升职称,特别是高级职称,更是难上加难,每年符合晋升条件的老师很多,但是真正能获得指标,成功晋升的老师却很少,年复一年,逐渐形成了职称晋升大军的“堰塞湖”,越憋越多,很多老师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越来越严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由于在竞争指标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一些萝卜坑式的现象,这让那些多年晋职而又一直没有成功的老师心存不服。

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老师们关心的晋升职称的问题,一直都是老师们关心的话题。在以往的职称评审中,当指标分到学校以后,学校就有了对晋升指标的支配权,但是,具体到将极其有限的指标,如何才能公平合理地分配给老师,是各个学校深感棘手的问题,大家在一起工作多年,真正的工作情况彼此都比较了解,教学成绩也都差不多,像师德师风一类的又都比较抽象,不容易掌握和区分,所以,很多学校面对这种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都很为难,除了用考勤情况、获奖证书证件等情况,让老师们面对面进行比拼,实在想不出更好更公平的方案。

曾经有些人讨论了很多办法,有人提议用统一考试的办法,来解决教师的职称评审指标问题;也有人说用民主评议的投票方式,来解决晋升指标的归属问题;甚至,有人提出更加简单粗暴的“抓阄儿”办法,直接凭手气确定归属。实践证明,民主评议很容易参杂人为因素,增加了很多主观倾向性,其中,姚老师的职称风波就能够说明这方面的问题,民主评议适合其它很多考核,但是,并不能说明也时候教师的职称评审,而抓阄儿的方式,只能是一种调侃而已,并不能真正的用于实际工作当中,经过讨论,大部分老师觉得,还是通过考试的办法更靠谱、更公平一些。

即便是考试算得上比较公平的方案,但是,这也并不能说明就完全可以用于职称评审当中,特别是一些老教师,对采用考试的办法,心存疑虑和不安。他们认为,一方面,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精力和记忆力都在逐渐减退,自己的教学业务,自己完全可以驾驭,但是,对于考试,他们并不看好自己;另一方面,和年轻教师比起来,老教师们的知识结构相对老化,对于一些新的教学技能,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相当落后,从这两方面来讲,通过考试的办法评职称,老教师基本没有什么优势,况且,教学效果是由学识水平、教学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因此,很多老师认为,用统一考试的办法,来解决教师的职称评审指标问题,是具有很大局限性和片面性的,不适合老师们的职称评审。我们知道,传统的职称评审办法当中,有很多人为因素,我们应该针对其中的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疏通老师们的晋职渠道,拓展职称评审空间,让老师们的职称晋升问题有所突破,比如,很多地方对乡村教师所采用的绿通形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可借鉴的例子,让所有的教师都享有同等的职称晋升权利,让职称成为老师们的一种福利,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