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级

英语科目重视程度下降, 清华却“反向操作”, 将多数课程换为英文

导语:清华大学是每个学子梦想中的殿堂,能进清华大学也是人生的高光时刻,而且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同学也是拥有光环的,在找工作时也会更胜一筹。清华大学本就是一个社会关注点,如果有什么动向,往往会引来大的讨论。

英语科目重视程度下降,清华却“反向操作”,将多数课程换为英文

可是就算是这样顶尖的高等学府,它的动向也不是次次都叫人称赞的。就在前段时间,清华大学里就做了这样一个决定,把几百门专业课都用英语去教授,这个反向操作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我们能知道的是,在现在的教育改革下,英语重视程度已经在逐渐下降,而清华做的这个决定,很多人表示有点不明所以,感到非常疑惑。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也知道我们不能故步自封,把别国的文化拒之门外,因此我们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变革。而教育是多元化的,如今我们也要汲取“闭关锁国”的教训,让自己的文化传出去,把别国的好的文化传进来。

清华大学作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中心,也有必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在为国家教育方面做贡献时,首当其冲,不畏艰难险阻,才是最高学府该有的本色,不过这个决定也确实让很多的同学感到很不快。

我们也都知道,每个能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都是国内顶尖的,不过要考也确实不容易,也如征战沙场一般。要是真考上了,不仅仅是考生,考生的父母,亲戚朋友都感到很骄傲,因为上了清华就意味着后面找工作就不用愁了。

不过为了更迅速的向国际靠拢,一下子将七百多的课程改成用英语教授,实在是一个看似很冲动的举措,这不能不让教授和学生们感到心力交瘁,甚至有的同学听到这个消息直接“晕”了。

我们很多人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的英语都是主课,考试占比也非常大。不过学下来的同学却有这种体会:自己好像只会做题,不会去用英语做实际用途,更别说什么课都要听英语来上,这对学生是个极大的挑战。

就算能进清华大学的都是全国顶尖的人才,但其中也不乏有因为某个特长而进去的,而这些同学在面对要全部听英文的课实在会有点吃不消。

而那些考进来的同学,他们从小也不是在都是说英文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不是学英语的却要用英语听课也是很折磨人的。我们也都知道清华大学教的知识也是有深度的,有的刚进来的学生甚至连汉语都听不太明白,现在却要用英语给他们讲课,这岂不是令人为难。

而我们很清楚的是,清华大学的理学和科学在全国首屈一指,而文科却是北京大学更占上风,虽然他们也都是包含着各个学科和门类的院校。要是很多理科类的学生用英语讲那些专业术语,不仅让同学们感到很为难,教授也感到巨大的压力涌上心头。

当然,在清华当教授,也一定是非常强的,要不然也不会面对这么多优秀的学生讲课,教给他们知识。

更甚的是有的在清华当教授有年头了的,他们在很多方面都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基本上是做什么事情都很顺手了。可是现在却要让他们用英文教上课的内容,不仅那些专业的用语不好表达,而且要传递给同学确切的意思也很难。不知道清华是不是要再招一些英语好的教授授课。

不仅如此,即使老师真用英语教了,也不过是平常我们所说的中国式的英语,要让上课的同学们听懂并吸收会比用汉语讲课更不易懂。并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样讲课,不仅本国的同学们会蒙,别的国家的也会蒙。

而现在在教育改革之下,英语在学科当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少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好消息。想当年,笔者在上学的时候,真没少为英语而头疼。不过有的说体育或将成为主课之一。而在当下教育削减英语的含金量时,清华大学的做法也确实有些叛逆。

清华大学受人瞩目,要是这个规定在清华大学里很有成效,那么很多学校将会跟随清华大学的脚步,那么到时候同学们不想学英文也不行,甚至还得自觉用力学习英语。

总结:我们相信,清华大学这个做法也自有其道理,同学们也不必大惊小怪。而且能进清华大学的必定是特别拔尖的学霸,他们也是综合各个学科一起发展,我们普通人完全不用去想他们该怎么办。

不过政策的变化很快,体制内的人员也应该及时响应政策,做出变化。因为政策是为了发展,而做教授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还没有考大学的学生,仍然要注意英语这个科目。英语是全世界性的,学好它也有利于自己的未来与国际接轨,也会让人生更加完整一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