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

农作物“粉墨登场”, 禁止炒作状元后, 各地“花式报喜”惹人捧腹

导语:

高考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成为学生们人生中第一个大的转折点。能够在高考中金榜题名,可以说是令学生们欢呼雀跃的事情。但有金榜题名就有名落孙山,这或许就是高考的残酷和魅力。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高分,自然是欢呼雀跃,能够培养出这样的学生,老师和学校当然也是与有荣焉。各地高分的学生,备受瞩目,不仅学生羡慕,家长们更是羡慕着“别人家的孩子”。

农作物“粉墨登场”,禁止炒作状元后,各地“花式报喜”惹人捧腹

成绩陆续公布之后,平时年级里成绩突出的学生,备受老师的关注,有的老师会直接替学生查分数。如果成绩能够达到600分甚至700分以上,或者是拿到省状元市状元,都会被学校密切关注,张贴红榜广而告之。

实际上教育部门已经严格要求禁止炒作高考状元。也就是说,学校都不允许宣传自己的学生考了多少分,有多少人被清华北大录取。但是,为了能够吸引更多优质的学苗,各个学校可谓是“招数百出”,就连农作物都“粉墨登场”。

有的学校将学生比如成芒果或者是荷花、玉米等等,利用各种词语,在暗示自己学校学生的考试成绩。比如这所高校,将学生比喻成了“帝王蟹”。

“蟹王重达715公斤”,本身这句话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实指的就是学校的第一名在高考中的成绩是715分,“蟹后”指的是文科生;而后面自然就好理解了,意识是过一本分数线的学生,占70%。

还有很多学校想了各种办法,思路清奇,各显神通。不得不承认的是,学校为了将成绩公布出去,也真的是“煞费苦心”。各地的“花式喜报”,真的是令人捧腹大笑。

不过其实学校千方百计地将优异的成绩公之于众,不过是希望能够借此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这种行为其实笔者还是能够理解其中的良苦用心。一所学校想要发展和壮大,靠的就是教育,就是优秀的学生。

在理解的基础上,不能接受,分享喜悦和炒作不能混为一谈

一开始学校纷纷发布喜报,可能是真的很开心和兴奋,自己的学生金榜题名当然值得广而告之,这就好像是家长得到学生成绩之后给七大姑八大姨打电话是一样的。

但是逐渐却“变了味”,由报喜成为了攀比,这些状元们也成为了学校招生的“工具”,俨然成为了“金字招牌”,这种情况其实是有些“本末倒置”的。

不过各大学校为了能够吸引更优质的学苗,纷纷出此下策,笔者还是能够理解的,但是不能接受。学生们的报考和选择院校,不能被这些“花哨”的宣传所影响。

再优质的院校,也并不代表适合每个学生。学生们还是应该谨慎选择,无论是中考之后选择高中,还是高考之后选择大学和专业,学生们都应该做到“三思而后行”,因为学生们的每一步都对未来影响深远。

学生们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走上弯路有些可惜

在求学过程中,除了努力学习,面对困难拥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之外,学生们还会面对一些选择。比如选择哪所高中,选择什么学科,选择走读还是住校,哪所大学,学生哪个专业等等。

其实这些看起来不大不小的事情,对学生们未来的影响还是十分深远的。笔者不想直言哪个更好,因为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性格,一定有不同的选择。

笔者想说的是,谨慎,一定要谨慎。很多时候学生们只要多思考,多想,就能够找到更好的办法,或者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向。

古语有“三思而后行”,还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各个学校的花式喜报,还是十分可爱的,各个学校的“小心思”,还真的是令人哭笑不得。

笔者寄语:

学校为了招生也是“拼了”,而学生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还是要综合考虑,不能光看喜报。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顺利走进适合自己的学校,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文化,未来走进更理想的大学。

也希望,每一所高校都能将自己的时间用在教育学生生,给予学生更优质全面的教育,才配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最后,祝福祖国的学生们,学业有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走进理想的大学,一帆风顺。

话题讨论:

说了这么多,你对高考宣传状元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和分享意见,大家一起讨论一下。#人生大师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