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

王光美长女: 改名留学获得四个学位, 98年陷入昏迷, 弟弟守护11年

2009年,被称作“京城公主”的刘平平在北京去世的消息,引起了媒体的轰动,因为在此之前她已经昏迷了11年。作为我党重要领导人之一的刘少奇同志的女儿,刘平平到底有着怎么样的成长经历,她陷入昏迷以后,是谁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帮忙打理她的生活。

一、刘源承担起照顾姐姐的责任

1998年,当弟弟刘源得知姐姐因为突发脑溢血而被送到了医院抢救的消息后,他不顾工作奔波和劳累,第一时间去医院看望了姐姐。看着身上插满了管子的姐姐,刘源怎么也想不明白,还不到五十岁的姐姐为什么会突然的晕倒,为此他心痛不已。

因为事发突然,刘平平被送到医院以后,得到了第一时间的救治,与此同时医生也在她的脑子里发现了破裂的脑瘤,而且出血的情况非常严重,经过手术和抢救后,刘平平便再也没有醒过来。

母亲王光美年岁已高,看着成为了植物人的女儿她整日以泪洗面,当刘源看着此番情形以后,他当时就做了一个决定,要将姐姐接到家里照顾,作为弟弟,他怎么可能看着姐姐不管呢。

此后,刘源和家人一日不停地照顾她,帮她打理生活,希望有一天,能够把她唤醒。令人实在难以预料的是,小时候就经历了各种生活苦难的刘平平,人到中年竟然又遭遇了这样的不幸。

刘平平出生在1949年,按道理来说,与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刘平平,未来的生活应该会十分顺遂的,可是当她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生活后,国家便迎来了一段最为特殊的时期。

最开始,刘平平的日子并没有什么改变,而且她还成为了红卫兵领袖,直到1966年8月的一天,因为父母遭到了陷害,他们兄弟姐妹也为此受到牵连,日子过得十分痛苦。

二、逆袭之路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

刘平平跟着父母度过了一年半的监狱生活,后来还被送到了马场改造劳动,而且期间眼睁睁看着亲人一个一个地离开,最令她伤心的事情莫过于父亲去世三年后,她才知道这个悲痛的消息。

那时候的日子虽然十分艰苦,可是刘平平一直没有忘记父亲对她的教诲,坚持刻苦学习,积极劳动,锻炼身体,关心集体和国家的大事儿,进而成长为了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

在马上劳动期间,刘平平一刻都没有忘记学习这件事,白天干完活以后,晚上就算是熄灯了以后,她也会打着手电在被窝里学习到深夜。1977年,随着那场特殊的运动结束,28岁的刘平平被调到了北京食品研究所工作。

她之所以能去到食品研究所,是因为在酿造工厂期间,刘平平通过自学和研究,发现了酱油酿造车间的技术有一些落后,而且她经过仔细分析,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逐渐成为了厂子的骨干。

为了跟以前的日子告别,刘平平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王晴”,此后凭借着出色的英语能力,在1981年获得了公派留学的名额。不过因为她只有高中学历,所以研究所希望她能用五年的时间在国外拿下本科学历。

留学的日子十分艰苦,为了省钱,她选择住在了最便宜的地下室,学习之余她还找了各种兼职工作,同时还通过织毛衣、做手工赚取生活费用。

三、选择回国,投身于食品行业的振兴中

对于三十多岁的刘平平来说,繁重的课业让她的精力有一些吃不消,但是她依旧没有放弃,到了1987年的时候,已经获得了四个学位,成为了哥伦比亚大学食品营养教育博士。

其实,那时候的刘平平如果选择继续在国外发展,也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前途,可是她并没有,而是毅然决然选择回到祖国,继续在食品研究所工作。

为了带动中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回国后她围绕我国人口的饮食结构、习惯以及食品供应链的体系,做了大量的调研和研究,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如果想让全国人民日常的饮食变得更加营养和健康,那就必须走上食品工业化的道路。

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刘平平的带领下,研究所的同事们齐心协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建成了中国第一条工业化豆浆生产线,这在当时属于食品行业的跨越式发展。看着生产线上一袋一袋营养丰富的豆浆,被百姓拿在了手里,刘平平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受到刘平平教授的启发,中国的各种传统小吃都陆续地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现在我们能吃到的很多街边小吃,都要感谢刘平平教授团队当年的贡献和努力。

可是,让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是,曾经为中国食品行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刘平平,生命的最后的11年竟然都是在昏迷中度过的。

结语

2006年母亲王光美去世的时候,刘平平也没有任何苏醒的迹象。三年以后,刘平平在睡梦之中溘然长逝,享年60岁,她传奇般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句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