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结束学习后, 究竟休息多长时间, 才可以消除疲劳和饱和状态?

快要期末考试的时候,可是学生大山这些日子却被绘画迷住了、一放学就抓起画笔没完没了地画。明天就考历史课了。这天晚上,他几乎通宵没睡,反复学习了几遍。次日清早,用冷水浇头的办法;提提精神,就这样去参加历史考试。

结果,期末的历史考试成绩不及格。而小海从很早以前,每天把当天作业完成后,有计划地复习历史课,经过一段断断续续地复习,顺利地通过了考试,成绩优秀。这是两种明显的极端事例。

学生大山用一个通宵的苦干苦熬的办法,学习成绩不好。小海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分散练习,在练习中插入了休息。

前者把时间集中起来的学习方法叫集中法;后者是把时间分散开来,中间有休息的学习方法叫分散法。有人对集中法与分散法做过如下实验;即完成一个运动项目的学习。

因为完成这种任务比在言语学习中更容易,而且便于观察。实验材料是一个类似唱机转盘那样一个圆盘,上面有许多孔穴。要求被试者准确地把铁笔放入孔穴之内。

实验对象是大学生。当圆盘飞速旋转时,被试者进行操作。最初30秒钟练习未完成任务,随后休息1分30秒,再进行实验(分散法)。

另一组被试者持续练习2分钟(集中法)。结果证明,在重复练习中接触时间(铁笔插入孔穴的时间)增多,学习效率有进步。接触时间延长,在学习上几乎没有进步。

这一实验结果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即,单纯从集中法看,每天的成绩有进步,但与分散法比较,却毫无进展。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为什么分散法优于集中法?分散法练习,由于在练习中间有休息,这个休息解除了练习时的寂劳和饱和状态,所以,被试者总是在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情况下进行试验的。

而集中法练习,从体力和精神上都在逐渐疲劳和达到饱和状态,处于疲劳,注意力分散,因而集中法不如分散法效果好。

但是,研究报告显示,两种方法都在逐步上升。这种上升是因为第一天练习到重复十八次以后,有较长时间的休息,第二天又进行试验。这是天与天之间有较长的休息时间。这个休息消除了疲劳和饱和状态。因此,从集中法练习本身来看也有进步。

由此可见,在进行练习,也就是做作业时,中间要有休息。休息可以消除疲劳和饱和状态,有利于学习。

练习到一定时间时,改变一下环境,做一些体育活动等等是有益于消除疲劳和饱和状态的。在此,提醒那些好心的母亲们:从学生放学回家,直到深夜,只要求他读书、做作业而不许休息会儿的做法。是不符合心理卫生的。您这种“好心”反被“好心”带来的不良后果所误。

其次,改変练习方式的方法,会提高学习效果、背通英语单词对初学英语的人来说是一种苦差事。背不上多少个单词,就会出现饱和状态和厌倦的心情。

这时改变一下方式不妨做卡片。做一会又烦了,改成中译英,或者与某一位同学比赛,看谁背诵得又快又准确。这样,反复改交学习方式往往会带来较好的效果。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分散法的效果最好呢?

有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休息之后,再开始学习,又很快产生了厌烦之感。这是因为休息时间过长,把前边学会的材料又忘了,再学习起来又会厌烦的。

因此,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在练习之间休息多长时间才是恰当的。这个问题是不能笼统回答的,要根据学习材料的长度、难度的不同而定,也要因人而异。

要求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是不科学的。究竟休息多长时间就可以消除疲劳和饱和状态?自己可以在实践中找出一个合适的答案,根据自己的经验找出最佳时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