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对部门工作计划提出的建议, 涉及多个部门

1.关于集体备课

各年级都有集备的改进措施,感觉没有突破。当前,很多学科组集备搞得很好,个别学科集备存在问题。这些存在问题的集备组主要是个备时间没下足功夫,导致个备质量不高。在集备讨论个备时,大伙花了很多时间,也无法形成实用的教学材料。因此,这些学科组成员觉得没用,搞形式主义。

年级应该客观评价各集备组的质量。对于质量较高的,应该设定更高发展目标。对于质量较低的,应该从抓个备入手。

2.关于对“三备”的认识

备教材是备内容,备教法是备方式、方法,备学生是目标和目的。教材备得再细,方法用得再好,学生学不会也等于零。

3.关于周考、月考

各年级减少了考试次数,这就需要下大气力抓考试效果。各年级在计划中有体现,但是感觉力度不足。

命题环节是前提,各年级要对命题提出明确要求。在试卷内容、考试形式、试卷版式、难度系数、评分标准等方面做出明确标准。

批改和分析是关键,做到位才能发现学生问题、解决学生问题。

各年级要存档高错误率的试题,传给下一年级。下一年级针对上一年级高错误率试题,在授课、考试、讲评做出改进,先把这些易错题解决掉。

要加强考试规范性,要创设与高考接近的考试场景,提高考试的严肃性。

4.关于边际生和尖子生抓促问题

各年级都有尖子生和边际生抓促措施,也都是重点工作。

从学生角度来说,自律性、自主性和研究能力是关键。对于教师来说,基于大数据的学情分析是关键。找不出、找不准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的工作可能无效、无用。对于考清北的学生,不仅要分析到知识点、题型,还要分析到性格、习惯、能力、思维等方面,然后针对性制定教学计划。

不能完全依靠阅卷系统的结果,一样的片子,莱西医生看不出啥病,青岛医生就能确诊,关键还在于教师学情分析能力。吴校长上次讲座也特别强调了对尖子生和边际生的数据分析问题。

5.关于播放新闻问题

现在高考有两个方向很明确,一是试题的时政背景,二是高考的政治导向。这两方面都要求学生研究时政。观看新闻是远远不够的,建议一周或者两周开设一节思政课,由专门和专业人员解读时政,这样才能保证效果。这是来一中借读学生家长告诉我的,孩子高考实现逆袭。家长平日收集新闻,进行研究和分析。大休来看孩子的时候,讲给孩子听,一直讲了三年。

6.关于宣传问题

办公室应该做好关键节点的宣传规划。例如开学前为迎接学生返校,各部门的奉献和付出;国庆节主题宣传;元旦宣传;高三一轮统考结束后的宣传。这些重要时间节点是必须宣传的,应该提前规划。

提到宣传就是语文老师,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宣传和写作不完全一样,是比较专业的工作。宣传要有新闻点和宣传点,平铺直叙没有宣传价值。建议对各部门宣传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将各部门日常工作与宣传结合起来。各部门的工作总结要有文字、图片和视频,这些就是基础宣传资料,学校在各部门工作简讯的基础上加工形成宣传资料。

7.学生饮食问题

学生午餐基本是卷饼、面条、米粉之类的快餐。如果邀请营养师来学校指导一下,能有效保证学生营养充分和均衡。

8.办公用品

建立各部门办公用品台账,对各部门办公用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公示。这样有利于各部门勤俭节约,也有利于来年提前和低价采购。

9.违纪学生处理

重大违纪学生处理类似于执法,语言表述和行为界定必须严谨,最好征求一下法律顾问的意见和建议。

10.生涯规划教育

新生进入学校,进行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学生选科很有帮助,关键是帮助学生树立发展目标,有利于长期激励学生进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