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考上清北奖励200万, 高额奖金有点名校崇拜意味, 引来网友好奇

中国对于教育历来都很重视,学生们多年苦读也是为了一朝金榜题名,圆梦自己理想的大学,进而继续学习。

那么在古代也有科举考试这样的制度,考上举人就是鲤鱼跃龙门,家庭困苦的也衣食不愁了。

近几年“寒门难出贵子”成为农村学生的标签,教育资源的匮乏也是原因之一,即使学生考上理想中的大学,还要看家庭的实际情况。

近几年的政策让一部分农村经济上来,很多农村和乡村的企业都设立了专项的“高考奖金”。

金额虽然不算多,但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奖金也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而且也能够鼓励更多的学生能够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考上清华北大奖励200万,鼓励性质的奖金变味,引起网友热议

前几天山东省临沂市沈泉庄社区发布一条公示信息,为高考金榜题名学子进行奖励,其中考上中国音乐学院的学生被奖励100w元,其他三名学生则奖励5w元。

去年此社区的高考奖励方案就在调整,双一流高校可以获得100w元的奖励金额,而清华北大金额高达200w元。此消息一出,网友都忍不住好奇了。

这些年农村的经济越来越好,从高额奖金上也能看出对学生学习的重视,但是多少有点别扭,几万几十万的奖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对于困难的学生还能解决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考的学校不同奖金也有高有低,是不是有点“名校崇拜”的意味。

不是名校不好,但是学生考上心仪的学校本身是高兴的事情,但是在高额的奖金下,会不会产生攀比心理,毕竟基于学生自身的努力,给予适当的奖励是会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但是金额过大,会不会让学习本身带上了钱的“味道”呢。

年纪尚轻的新进大学生心理还不成熟,这么多金钱的奖励,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上了大学大手大脚反而荒废了学业,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

过高的奖励金额,对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没有好处

农村社区自发的举动,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奖励金额设置上,“清北名校”的金额,明显比其他学校高出了一倍两倍甚至更多,实在是让人别扭。

对于刚刚考上大学本来还很开心的学生,由于金额差距甚远,会不会心里产生变化,本身也是刚刚十七八岁的学生,在高额的奖金的冲击下,会影响他们价值观的树立,过早的把学习跟世俗利益挂上钩,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知名高校一直都是家长们追求的目标,不只是师资力量雄厚,各方面的研究背景,设施的配备也是普通学校没办法比的,国家一直在调整政策,避免教育资源的天平失衡,也更加不鼓励这样的“名校崇拜”。

而高额的奖金是不是变相的说明,对于清北这样的名校,家长们还是“热情难消”,对于学生的教育是不是也会“名校洗脑”,非985211不上。

考上名校自然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是如果跟金钱挂钩,势必会进入教育的“死胡同”,考上名校才是成功,而考上普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努力和学习兴趣被忽视,这是不应该的,而每一个学生在教育上应该一视同仁。

教育是公平的,它的本质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的发展,如果只为了考名校,我想这样的教育还是不要了吧。

毕竟学习本身就不是为了考而考,如果只是为了考上名校而学习,那就成为了“考试机器”,对于知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学习没有意义。

人生是一场长跑,懂得真正学习才是王道

第一,思维方式

中国教育的知识一直都是填鸭式的,考试更偏向机械的刷题和记忆,很少有思维方式的训练,而学习不能用固定的思维来思考问题,更解决不了问题,所以保持好奇心,多做尝试,多用脑子思考,才是学习。

第二,行为习惯

做任何事情不能以行为本身作为目的,而是以学习为目的,只有不断地探索自我,提升自己,渐渐地自己的行为习惯也会随之改变,变的热爱学习。

结语

不管是为了考大学而学习,还是真正喜欢学习这件事,教育是三言两句说不完的,每个学生的努力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教育得到应该的重视,国家才有未来。

今日话题:考上大学奖励金额多少合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